3月22日,“钢铁行业碳中和圆桌对话会”以线上视频会议和在线视频直播方式召开。来自国内外钢铁行业政策机构、企业及科研院校的领导和权威专家围绕碳中和愿景下钢铁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低碳转型路径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研讨。首钢股份党委书记、总经理刘建辉以“全力推进钢铁减碳助力全球气候改善”为主题致辞,围绕碳中和目标下的机遇与挑战,表达了坚决落实国家战略,提速提档绿色制造,共同推进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心声。
刚刚召开的全国“两会”,“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钢铁行业作为碳排放的大户,面临巨大的调整,机遇与挑战。“钢铁行业碳中和圆桌对话会”旨在通过搭建国内外钢铁企业交流平台,为提出气候目标,发布与碳中和目标相适应的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路线图建言献策。大会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世界钢铁发展研究院、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首钢股份主办并承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刘鸿志,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彭宾,世界钢铁协会总干事埃德温?巴松,首钢股份党委书记、总经理刘建辉,世界钢铁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李毅仁先后致辞。 圆桌对话围绕两大议题进行 1、钢铁行业发展现状与气候挑战 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特聘专家马湘山主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马爱民、世界钢铁协会安全、技术和环境部部长安德鲁?珀维斯、世界钢铁发展研究院副秘书长刘宏强分别围绕碳达峰背景下的钢铁行业低碳发展、钢铁行业气候挑战与机遇、河钢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及低碳绿色发展规划作主旨发言。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欧训民、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邢奕、生态环境部环境标准研究所主任王宗爽、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高级工程师张承舟以“钢铁行业发展在气候变化约束下,将面临何种机遇与挑战?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与碳中和相衔接?”为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 2、碳中和愿景下钢铁行业低碳绿色发展路径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李新创、安赛乐米塔尔集团JavierBonaplata、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环境事务主任WolfgangVolkhausen先后作主旨发言。 世界钢铁发展研究院秘书长张建良、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能源环保部环境保护处处长韩晶、首钢股份能源部副部长杜斌、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蓝虹、日本制铁株式会社HitoshiDohnomae博士、韩国浦项制铁集团JaeyongHEO以“钢铁行业如何实现碳中和目标?有何措施与路径?需要何种政策支持?钢铁行业深度脱碳路径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如何克服?钢铁行业如何借助中国碳市场实现深度脱碳?”为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刘建辉介绍了首钢股份推进污染物深度治理减排的实践和碳足迹与碳素流过程的优化探索。表示首钢股份将以“钢铁报国”为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精品制造、精益制造、精准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钢铁力量。 近年来,首钢股份在推进污染物深度治理减排的同时,广泛开展碳足迹与碳素流过程优化探索。积极优化工艺流程结构和能源结构。强化操作控制燃料比,降低化石能源消耗量;发挥球团工序能耗优势,调整铁前工序球、烧工艺装备配置,提高炉料球团矿比例,降低高炉工序能源消耗;以废钢资源边界利润和产品质量技术需求为条件,加大废钢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突破,提高转炉废钢比例。 积极推进清洁能源替代。研究探索企业可再生能源接入条件,优化电力供应清洁化,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跟进能源技术进步,研究探索富氧燃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加大高炉富氧量,研究高炉工序天然气、焦炉煤气掺烧技术应用与经济性分析,有计划地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开展物流运输结构优化,提高火车运输比例,合理进行仓储倒运,压缩厂内运输总量。 坚持高端电工钢技术发展研究,着力推进和研发绿色钢铁产品。无取向高牌号和取向高磁感、薄规格电工钢产品保持领先地位,引领国家机电设备应用领域能耗水平不断进步;开展产品延伸服务与管理,助力下游客户开拓节能减碳技术路线;通过高强高韧、耐腐蚀、耐疲劳、长寿命钢材的使用,降低社会用钢需求;通过服务于结构轻量化设计、轻量化材料、轻量化制造技术的集成与应用,满足下游产品技术特性与要求,降低钢铁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 会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刘鸿志发出“推动工业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倡议。钢铁行业作为碳排放的重点行业以及节能减排降碳的重要责任主体,已成为实现碳中和愿景的关键点,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钢铁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并非一蹴而就,更不是一阵风,而是全行业的一场革命和持久战,需要总体谋划、科学推进,共同为提高中国推动国际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不懈奋斗。 文章来源:首钢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