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特钢亮相 中国国际环保展 技术创新成果引关注 
近日,青岛特钢党委书记、总经理孙广亿受邀出席第23届中国国际环保展。此次活动汇聚了政府领导、企业精英、行业专家等各界人士,围绕青岛城市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升级、国际合作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作为青岛市重点企业代表,孙总在活动期间向与会人员展示了青岛特钢在“绿色制造”与“制造绿色”双轮驱动战略下取得的一系列技术成就与创新成果。通过低碳生产与绿色产品赋能全产业链减排,青岛特钢为城市绿色转型贡献了重要力量。 01绿色制造体系创新 节能方面:将科技创新作为节能降耗核心驱动力,以“极致能效”理念加强全流程能耗管控,焦、铁、钢工序能耗均达到行业标杆水平;2024年应用节能技术27项,吨钢综合能耗同比降低3%,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万吨。 减排方面:积极应用清洁生产技术,实现焦炉烟气脱硝效率≥88%,脱硫效率≥90%;建设多个封闭大棚、密闭筒仓实现“用料不见料”;通过跨海皮带通廊、新能源汽车运输,清洁运输比例保持在80%以上。 绿色能源应用方面:建设100MW光伏项目,年产生绿电约1.2亿Kwh,减少碳排放10.6万吨;充分利用余热、余汽,每年发电约18.8亿Kwh,减少碳排放166万吨。 循环方面:构建三条循环链,通过分质供水、梯级用水等实现水循环,通过再利用含铁量高的固废产品实现固废循环,通过回收饱和蒸汽,减少碳排放,实现汽循环,打造“吃干榨净”的资源回收体系。 02绿色产品矩阵升级 高强度弹簧扁钢:助力车辆降低能源资源消耗。研发2GPa高强变截面钢板弹簧原材料,显著提升商用车板簧寿命;开发1800MPa高强度弹簧扁钢,降低车辆板簧重量30%-50%,已在一汽牵引车、陕汽牵引车等系列上装机超5万辆,减少碳排放约3000吨/年。 高性能钢绞线:助力大型工程建设减少用材。开发出世界最高强度 2200MPa 级桥梁缆索,用于超大跨距桥梁工程,减少用钢量近 20%。2200-2400MPa级预应力钢绞线产品,广泛应用于铁路建设、煤矿支护、机场等大型建筑等领域。高强度、高延性、耐腐蚀预应力钢绞线产品应用于海上风电漂浮平台、光伏柔性支架等领域。 新能源用钢:助力绿色能源行业产业升级。特种焊材、连铸圆坯应用于国家重点输氢能源管线项目。研发免热处理超高强度桥梁缆索盘条应用于贵州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 减/免热处理技术:帮助用户省去退火热处理工序。 研发免热处理超高强度桥梁缆索盘条应用于贵州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帮助用户省去了后续热处理环节,从源头上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03产城融合新生态 孙总表示,青岛作为中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活力与潜力。青岛特钢一直关注青岛的发展,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加强与青岛各界的联系与合作,寻找更多契合点,为青岛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为企业自身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此次国际环保展为社会各界团体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有助于促进区域合作与资源共享。未来,青岛特钢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积极参与各类交流活动,不断探索低碳绿色创新发展路径,实现企业与城市的共同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