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我国首台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MWt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简称:TMSR-LF1)核能系统首次成功实现堆内核燃料转换,这一重大技术突破,标志着我国在先进核能技术领域取得了全球瞩目的里程碑式跨跃。 喜讯传来,抚顺特钢全体员工无比振奋和自豪。作为该项目关键特钢材料的核心供应商,抚顺特钢为TMSR-LF1提供了多个品类、规格的高性能特殊钢材料,为反应堆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做出重要贡献,为我国抢占核能科技制高点提供了坚实支撑。抚顺特钢用实力证明了自身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中不可替代的地位。这份成就不仅是全体抚钢人的骄傲,更是中国特钢人矢志报国、科技自强的最佳见证。 早在2011年,抚顺特钢便前瞻性地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组成了“产学研”联合攻关团队,共同研发钍基熔盐堆用关键结构材料——GH3535(UNS N10003)合金。这款合金必须能承受反应堆内部高温、强腐蚀及中子辐照的极端条件,生产难度极大,其制备技术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在攻关过程中,抚顺特钢项目团队克服了多品种、小批量、规格杂、工艺流程复杂、技术管理和质量保障难度大等诸多困难,精心策划,科学组织。科研人员深入现场跟班指导生产,快速协调解决问题,保质保量完成了项目所需的GH3535合金材料的交货任务。抚顺特钢在GH3535合金材料冶炼和锻件国产化、工程化方面所展现出的镍基合金工艺开发能力、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内特钢行业的顶尖水准。
经过十余年的技术沉淀与持续改进,抚顺特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在初期的TMSR-SFO仿真堆建设中,抚顺特钢提供了100%的GH3535合金材料。在后续的TMSR-LF1实验堆项目中,抚顺特钢提供了95%以上的GH3535合金材料。这些高品质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熔盐堆主容器、换热器、泵和主管道等核心部件的制造,产品形态覆盖板、棒、丝、带、管、锻件等全品类。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与抚顺特钢合作多年,双方的密切沟通与交流有力地推动了耐高温熔盐腐蚀镍基合金的制备和加工工艺开发,为TMSR-LF1项目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抚顺特钢与该所的合作已进入全新阶段,正紧密围绕钍基熔盐堆的扩大化、商业化应用展开联合技术攻关,将重点开发更大重量和尺寸的GH3535合金材料构件,为下一步建设大功率钍基熔盐堆再立新功。 据了解,钍基熔盐堆是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安全性、可持续性、防核扩散性的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将会为未来核能发展提供技术支撑,GH3535合金的应用市场前景广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