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鼓催征马蹄疾,攻坚奋进正当时。随着决胜四季度的号角吹响,河钢集团舞钢公司紧跟集团部署,以“决胜四季度,实现双提升”主题活动为引领,激发出公司各条战线全员攻坚的干劲。 从高炉烈焰到轧机欢唱,从成本管控的精打细算到技术攻关的突破创新,铁钢轧系统5个主体厂积极行动,以“滚石上山”的韧劲攻壁垒,用“善作善成”的干劲破难题,让每一组攀升的数据都成为实干创新最生动的注脚。 这份攻坚力量,源于公司干部职工拧成一股绳的信念,更源于他们敢打必胜的硬核本色。今天的每一次突破都是在为全年目标任务的实现筑牢根基,每一场攻坚都是在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 
炼铁厂以精益管理为抓手,锚定“极致成本”“极致效率”核心目标,持续优化工艺,掀起生产攻坚热潮,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生产效率实现跨越式提升。该厂强化统筹调度,健全工序协同机制,成功将高炉日产稳定在4550吨以上,创开炉以来最佳水平;烧结工序开展班组对标竞赛,日产量攀升至6300吨,烧结矿品位提升至53.5%。技术团队牵头革新工艺,推动准一级焦炭比例升至50%,喷吹烟煤配比稳定在20%,为产能释放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成本管控实现持续进步。该厂深化“算账经营”理念,建立全员成本责任体系,实现吨铁降本24.4元。原料管理部门优化配料结构,将块矿配比提升至16.5%,焦粉率降至9.4%;技术攻关小组精准调整进口矿结构,配入低价SP10粉,拓展了降本空间,形成了“靶向施策、全员参与”的降本降费新格局。 精益管理赋能全面提升。该厂依托全员责任网络化机制,扎实推进除尘灰零外排等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将燃料比精准控制在510千克/吨。组建青年攻坚队,全流程参与隐患排查与设备点检,强化过程管控,筑牢安全防线。 炼铁厂以严实作风冲刺年度目标,以铁水奔流的强劲势头,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第一炼钢厂锚定指标核心任务,通过全面解读“四个极致”深刻内涵,广泛发动职工,全方位对标找差,全力破解瓶颈问题、改善指标、提升效益,为全年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坚实支撑。 该厂重新制定《第一炼钢厂领导干部管理职责分工》,按照“凡是完不成的指标都要从自身多找原因”的工作思路,持续开展全方位对标,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划清边界、明晰责任,明确“谁来管”“谁来办”,面对困难不讲理由、不讲客观,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涌现出了以李培松、姜锦培等为代表的敬业爱岗典型。 10月份,该厂吨钢成本挖潜18.84元,超额完成目标;11月上旬,实现吨钢挖潜21.27元。生产节奏持续优化,10月份产量超额完成目标,电炉平均出钢炉数10.36炉/班次;460mm厚板连铸机平均连浇炉数达到10.94炉,环比提升1.70炉。能源消耗得到有效控制,吨钢综合电耗降低7.11千瓦时;水费支出持续降低,能效进一步提高。通过实施专项质量攻关、新技术应用、过程精细化管控等措施,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第二炼钢厂坚决贯彻落实公司“决胜四季度,实现双提升”主题活动安排部署,以“四个极致”为统领,锚定经营效益与职工绩效“双提升”目标,将思想发动与生产攻坚深度融合,在极致成本、极致效率、极致能效、极致品牌中实现多点突破。 该厂坚持“思想先行”,通过科级干部专题会、班组班前班后会、党员大会等多层级宣讲,全面深入解读“四个极致”内涵,将主题活动目标与岗位操作、个人收益紧密绑定。各作业区通过标杆看板公示、推送案例、专题讨论等形式,引领职工破除思想坚冰,推动全员实现了从“被动应付”到“主动攻坚”、从“完成任务”到“追求卓越”的深刻转变。 指标攻坚取得了新突破。成本管控成效显著,吨钢耐材成本下降1.44元、煤气消耗降低0.43元。效率提升再攀新高,实现中间包快换“零突破”(首次快换仅用2分58秒),连浇时间突破32小时15分钟。钢包周转率提升至4.87次/日,环比提高0.5次。能效优化持续推进,连铸坯热送率从83.28%稳步提升至83.39%。品牌保障不断强化,钢包渣线使用寿命从29炉延长至32炉,B级粗夹杂物超标缺陷减少80%以上,Q460及以上强度级别钢板的首炉探伤不合炉次环比减少5炉,为实现高端订单“零缺陷”交付筑牢根基。 下一步,第二炼钢厂将以更坚定的信念、更务实的作风,向着转炉工序日产钢6200吨、热送率90%以上目标冲刺,全力完成四季度任务,为公司“决胜四季度,实现双提升”贡献力量。 
第一轧钢厂深入贯彻公司“决胜四季度,实现双提升”主题活动要求,召开专题会议,制订多项措施,通过精细化管理与技术革新,在成本控制、质量提升和效率提高等方面实现多项新突破,为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夯实了基础。 四季度以来,该厂通过采取多项精细化管理措施,推动降本降费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在坯料管理方面,凉坯料复尺验收率达93%,热坯料复尺验收率提升至20%,共计发现232块问题坯料并及时退回处理,有效降低了尺寸计划外钢板发生率。在工艺优化上,对120mm以上执行B、C类公差的容器板,将坯料的提料厚度下调0.2mm,使薄钢板负公差轧制率从96.01%提升至98.82%,创历史最高水平。 该厂通过合理运用控轧控冷技术,使薄钢板一次性能合格率达到99.3%,其中低温冲击类钢种的性能合格率保持100%。在工艺方面,通过持续优化工艺和多个工艺组合运用,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在设备管理上,通过实施避峰就谷检修、修旧利废等措施,实现修旧利废121.9万元,节约各类油品费用支出2.38万元。 能效管控成效显著。该厂通过优化循环水系统、电力管理和提升热装率等措施,全月降低循环水用量35.09万吨、电能消耗29.98万千瓦时、高炉煤气消耗139.88万立方米,实现了能源消耗的全面下降。 
第二轧钢厂紧紧围绕“决胜四季度,实现双提升”主题活动要求,组建专项攻关团队,聚焦提料成材率提升,设定阶段性目标,明确责任分工,强化激励引导,持续推动“极致成本”落实落地。 在前期提料成材率已提升0.68个百分点的基础上,该厂持续深化技术攻关,近期在提料优化、精度控制和品种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新进展。通过两次优化提料基表,基表成材率较9月份再提升0.15%,其中60mm以下钢板的切头尾长度缩减20~40mm,部分薄规格9Ni钢提料厚度也有所压减。 精度控制方面,该厂通过开展钢板厚度负公差轧制竞赛及头部厚度补偿攻关,使厚度公差平均值稳步下降。钢板的火切长度公差稳定在合理范围内,公差中限超吨率降至0.37%。重点品种钢成材率也实现有效提升,热处理品种钢整体成材率突破87%,Ni系钢成材率稳步提升,小单重合同组板比例提升10%。 目前,该厂提料成材率已提升至88.98%,完成二台阶目标,吨钢成本环比下降8个百分点。 下一步,该厂将聚焦设备升级、工艺创新与提料优化,以“决胜四季度,实现双提升”为动力,全力冲刺年度任务,以实干实绩释放产线创效潜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