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315,虽然已经与两会结束扯清了关系,但作为政策性的限产解除时点,其带来的复产预期仍大大影响了市场的心态。而笔者结合近期对市场的调研及认真思索,得出一个和目前市场主流观点相左的“悖论”: 3.15复产或很大程度不及市场预期:高炉不会大面积复产。 首先我们知道高炉是套比较复杂的生产体系,其检修停产及复产都是需要一套比较严格且复杂的流程来操作,与电炉及轧机不同,不是仅仅合了电闸经过快速处理,合格的铁水就能呼呼的产出的,据我对唐山几家规模企业调查,钢厂方面多表示其复产进程遵循复产一个,再复产一个;或单个高炉复产,也必须一点点的加料提温来循序增加,真要恢复到正常出铁水平,短则一周长则半个月甚至更长,无法预估。由此预计原来市场预期的315粗钢产量爆发式增长,似乎要打个比较大的折扣。 其次,就在上周末唐山非取暖季错峰生产方案被正式确立下来。与之前的征求意见稿基本没有太大改动,而对于这个方案,早在之前处在征求的进程中,笔者便与各钢厂有过交流,面对5% -10%这种调控,钢厂不可能在现有生产节奏和设计的情况下,采取微调日产来达到要求,而多表示只能通过阶段性检修高炉,用时间来满足产量削减指标。而如果按这个说法,多数钢厂或在限产解禁后反倒会主动减慢复产节奏,以把这种调控削减产量往前赶。因为方案也明确了如果完成调控将不再额外被临时减产,这样对钢厂组织生产更加有利。而唐山作为供暖季限产的重镇已经率先做出表率,其他如邯郸、淄博、安阳等榜上城市会不会出现类似方案,现在不得而知,但预计效仿的概率应该会很大。而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把握,那就要说第三点。 似乎有意而为之,进入两会时期,北京及整个华北的空气非但没有再次延续北京蓝,反倒是迅速恶化,最新的消息是环保部的主要领导就在唐山督查,意义至少有两个,牵住唐山这个传统污染的牛鼻子,多少对空气的恶化是个遏制;其次坐镇唐山对唐山本地及一些污染严重的城市是个震慑。而由此两点就不难推测,在两会尚在进行中,空气污染持续恶化,有哪个省市的环保及政府部门敢放开,又有几家钢厂敢冒着天下之大不韪贸然全面复产呢。毕竟钢厂是中国的钢厂,政府是中国的政府,在经历了难忘的2017年供侧改,相信许多人的党性都已经修炼的足够强了吧。 最后,期货近期的异动似乎也比较能佐证笔者的结论。就在前期,一直被热炒上天的大面积复产导致原料需求暴增的矿石和焦炭,突然像被打入冷宫一样,期现价格迅速掉头向下,加速暴跌中,是不是说明原料产业比现货市场更早的预测到了复产预期的破灭,从而提早出手了。 当然,以上笔者只是从供给的角度分析的市场,确实如需求仍很难把控,故市场远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但确实也没有想象的那么悲观,唯有冷静客观来看待市场,才能做市场的弄潮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