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7”是微不足道数字,然而,对炼铁总厂3号烧结机来说,却是意味着一个崭新的台阶。 自2020年10月份,技术中心炼铁技术团队会同制造单元,通过宝武协同机制,开展3号烧结机利用系数提升攻关,将其利用系数由1.241t/m2·h逐步提高到今年8月份的1.298t/m2·h,提高了0.057t/m2·h,产能提升6.8%;在11个月的时间里,累计降本增效1066万元。 对标找差自加压 近年来,马钢持续实施铁前产能提升技术攻关,炼铁能力及产量稳步提升。然而,“烧小于铁”的“瓶颈”日益凸显,如何解决烧结产能矛盾,成为铁前技术团队的重点任务。为此,技术中心炼铁研究所通过应用自主开发的铁矿石评价模型,结合烧结实验,对马钢高炉所用各种炉料进行性价比分析,结果表明:自产烧结矿的性价比一直优于姑块、自产球团矿等其他炉料。 抓住“牛鼻子”——降低高炉铁水成本、稳定生产操作,提高烧结产能,提高烧结利用系数,是马钢铁前降本的关键措施!技术人员又对马钢3号烧结机历史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其2020年1至9月间平均利用系数为1.26t/m2·h,而宝武系同类烧结机最先进指标则是1.300t/m2·h。“看似差距很小,其实大有可为。”马钢炼铁技术团队找准了致力的方向。去年七八月份,技术中心炼铁所与炼铁总厂烧结分厂对标找差,在宝武中央研究院炼铁所支撑下,进行多次现场及视频沟通交流,由此拉开了“马钢3号烧结机产能提升技术项目”攻关的序幕。 科学分析定方案 经过前期的充分现场调研,并与宝武中央研究院专家深入探讨后,技术中心炼铁团队制订了相关技术方案——从烧结过程控制优化、铁矿石反应性、原料结构、燃料配用、生灰、返粉的优化和烧结降低MgO含量等多个维度开展研究,提出合理的参数指标和改进路线图。 此时,铁矿石市场行情呈现大幅波动,主流矿价格不断攀升。为了减少对国外矿山的依赖性,进一步降低烧结矿成本,团队成员敏锐地在相同品位“非主流”矿价格比主流矿大约低250元/t的价差中,捕捉到降本的机遇。然而直接配用“非主流”矿会影响烧结产量、质量,怎样实现既降本又保质增产?攻关团队另辟蹊径,积极寻找市场资源,经初步分析性价比后,开展可行性试验研究,并制定配矿计划。采购部门则加快市场采购流程,锁定新矿种资源。 同时,攻关团队以稳定生产、支撑降本为前提,开展一系列技术攻关。一方面,以市场资源和实验研究为基础,探索出9种非主流矿在烧结原料结构中的优化配用参数,成功将非主流矿在烧结矿中的使用比例提高10%。经生产验证,目前已有两种进口矿和三种国内矿投入了正常生产使用,并将东南亚某品种原料也纳入采购计划,为公司烧结配矿结构降本提供了重大支撑;另一方面,经过大量实验验证,技术中心炼铁所提出了烧结混匀矿高温特性技术条件,开拓了一条烧结矿产量、质量“携手共进”的创新之路。在攻关节骨眼上,因实验室厂房需要煤气改造,技术人员主动放弃节假日,紧锣密鼓投入配矿实验,做到“设备不停机,人员轮流上”,抓住了“时间窗口”,确保了项目进度。 紧盯现场再优化 很快,一个个实验参数报出来,一个个应用方案在现场实施。然而,生产指标提升却并没有达到预期。“问题出在哪?”技术人员茶饭不思,紧盯现场,通过与宝武中央研究院专家、现场技术人员进行多次交流沟通,发现马钢3号烧结机台车比对标的机组短,在实施>900mm高料层烧结过程中,烧结时间缩短25%,这无疑对料层透气性提出了更高、更难的要求。根据这一情况,攻关团队及时对马钢3号烧结机实施优化通气棒参数、调整点火制度、适当压料减缓边缘效应等一系列技术措施,3号烧结机烧结产能也很快达到预期效果。 可就在团队长舒一口气、准备庆贺时,生产再次出现问题——烧结矿质量突然变差,透气性下降,产能和利用系数下滑。攻关团队马不停蹄、再接再厉,24小时跟踪在烧结机旁,围绕设备、技术、工艺,不分昼夜分析3号烧结机各项数据指标变化,查阅相关文献并多次组织交流研讨,最终找到了下风箱灰尘堆积的症结。随后,迅速完善定期自动清灰计划,立刻改善了料层透气性及烧结矿的质量,烧结利用系数和产量随之稳步攀升。其中,今年4-7月连续4个月超过1.300t/m2·h水平,有力地支撑了当期铁前生产。来源:马钢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