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将产线出口测厚仪的气源改成压缩空气后,吨钢氮气消耗降低了约1.4立方米/吨,这次气源平替攻关效果明显,每年可节约能源成本32万元。”11月16日,河钢集团唐钢公司高强汽车板有限公司酸轧作业区周例会上,作业长苏然向技术员武强称赞道。 高强汽车板有限公司坚持“一切以效益为中心”,聚焦“降成本、提售价”两大重点任务,眼睛向内,深挖降本潜力,主攻降低能源成本。 10月3日,武强在总结9月份能源成本时发现,每月氮气消耗总量高达30万立方米。是一笔不小的能源成本支出,细心的武强还发现氮气成本较压缩空气成本高0.13元/立方米,心想同样是气体,能不能实现平行替代呢?带着疑问,武强通过仔细翻看管道图纸,对现场可改造的设备进行调研,最终锁定在产线出口的测厚仪上。 确定了想要攻关的设备后,武强便开始结合技术室、设备室、化验室等相关科室成立攻关小组,马上进行勘察验证,重点分析设备对气源的品质要求、物理指标要求及平行替代的可行性,并对现场具体管道的位置和改造空间勘察。经过三天的检测和验证,最终确定现有的压缩空气可以作为测厚仪的气源来使用。 确定了利用点,接下来就是施工设计和管道改造,为了保障改造过程顺利进行,武强同设备室小组成员反复查看了现场布置,确定管道位置和走向后,开始紧张的施工。“为了防止设备使用压缩空气后遇到问题,我们可以在原有氮气接口上预留个阀门,这样就能实现两种气源的随时切换,解决了后顾之忧。”武强在改造实施过程中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小组成员的一致认可。 经过了1个多月的攻关和验证,彻底实现了测厚仪氮气气源的平行替代。“现在测厚仪每使用1立方米气体,就节省0.13元的差价,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武强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