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轧辊型改善后,有效地降低了带钢边部翘曲,每套辊生产电工钢的根数由25根提高至50根,生产效率翻了一倍,年创效800余万元。”1月5日,在热轧事业部创新交流会上,河钢集团唐钢公司热轧事业部生产技术室专业专家、党员信晓兵开心的分享着攻关战果。 轧辊作为2050轧线生产的重要设备,每套辊的轧制根数直接影响生产成本的高低。热轧事业部党委以效益为中心,融合创新联盟团队精尖科技资源,聚焦产品和市场,抽调党员技术骨干成立攻关团队,针对现场的痛点、难点,扎实开展创新降本增效工作,创造了1+1>2的创新联盟效果。 “为打造2050线拳头产品,严把产品质量关,避免电工钢产品在小凸度控制下产生的边部翘曲影响客户加工使用,每套辊仅生产至25根就要及时更换工作辊,此问题成为影响电工钢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在前不久的一次课题总结会上,信晓兵提出了这个影响电工钢成本痛点问题。 “必须认真剖析轧制根数少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信晓兵暗下决心。随即他带领党员攻关团队扎根生产一线,围绕轧制温度、轧制时间、轧制力作用下带钢凸度的变化等影响因素,多次开展联合攻关,召开跨专业联合讨论。通过对标先进企业,对产线实际设备状况进行了多次的理论测算和现场测量,同时结合产品结构确定了CVC辊型+凹辊辊型的组合方式,并根据2050产线设备能力和轧制特点确定了轧辊凸度,自助绘制了辊型曲线,从而使窜辊在整个窜辊行程内进行均匀窜辊。 该方案实施后,改团队又设计了凹辊变步长窜动的窜辊方式,配合CVC辊型+凹辊辊型的组合,使窜辊在正在窜辊行程内进行大范围窜动,有效解决了同规格产品连续生产时轧辊的局部磨损,避免了带钢的“猫耳朵”边翘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