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成,河北钢铁集团邯钢公司冷轧厂运转车间员工,“马成创新工作室”负责人,高级技师,河北省能工巧匠,河北钢铁集团技术状元,邯钢公司技术状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创新项目
电磁感应器固定大小车停走位置。该项目应用后,使原来用5分钟吊提一次物品缩短到3分钟,工效提高了40%,一部天车一年节省电费13万元以上。
创新故事
“一部天车上有我数十项创新成果,用电磁感应器固定大小车停走位置,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一年可节约电费13万元以上;类似这样的天车,在邯钢有400多部,此技术已在邯钢公司推广。”2月4日,河北钢铁集团邯钢公司“马成创新工作室”带头人马成告诉记者。
马成说:“天车司机在离地面六七米高的天车操作室操作时,完全靠经验和目测,难免会出现挂钩和摘钩失误,这无疑会降低工作效率。”
马成为提高天车操作工的操作技能,开展了“吊水桶绕杆运行”、“吊重块过框架”、“天车搬运可乐”和“天车吊运鸡蛋”等趣味竞赛。马成为增加天车训练的趣味性,又别出心裁地不断增加操作技能的含金量。马成先是在地板上放一个啤酒瓶,让天车操作工将一个直径30厘米的水桶吊提到啤酒瓶上,然后,又让操作工将加满水的鱼缸吊到啤酒瓶上。
“提高操作工技能只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但创新成果应用才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根本。”马成告诉记者,我是拖拉机手出身,来到邯钢后才改开天车。
记者在天车操作现场注意到,当天车吊提着钢卷运行到需要放钢卷的位置时,天车上一盏节能灯就会自动地亮了。马成的徒弟——“马成创新工作室”成员李红军告诉记者:“这是电磁感应器在提醒操作员钢卷已到存放位置,这是马老师发明的,用电磁感应器固定大小车停走位置。”
“我根据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自制了天车电磁感应器固定大小车停走位置,应用后效果不错。此技术已在邯钢公司400多部天车上推广。”马成说。
电磁感应器固定大小车停走位置应用到天车上后,马成大胆地将操作和电路系统解体、移植到地面,方便徒弟们学习;还专门设置故障,让他们解题和练兵,避免了天车操作失误,吊提伤卷率也由最初的25%降至现在的1%以内。
“可别小看电磁感应器,它一年可为公司节省电费5000多万元。这还只是其中一项创新成果。”李红军告诉记者,马老师还创新发明了“天车高效定位操作法”、“天车高效运行操作法”等近200项创新成果。
一枝花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全国、省市和集团的天车工技能大赛中,马成的弟子中涌现出了贾振海、王宏伟、杜雅丽、李振光等一批耀眼的“技术明星”。马成也从普通的天车操作工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冠军教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