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从淮钢公司月度成本分析会上获悉,10月份该公司炼铁厂的吨铁水耗从年初的1.2吨降到了目前的0.87吨,月节约用水86159吨,创历史最好成绩。这场“水仗”赢得漂亮!就此,笔者走近炼铁,了解了“水仗”背后的故事。
针对实际立项攻关
以前,该厂吨铁水耗为1.2吨,但根据实际计算,用水量不应该有这么高。围绕降低吨铁水耗,炼铁人从来就未停止过努力。2013年,该厂厂长陈永卫就提出了对粒化渣皮带进行“水改气”的改造,在粒化渣皮带头安装压缩空气喷嘴,用于代替消防水冲洗皮带上粘接的水渣。此项措施,有效地减少了皮带打水量,皮带通廊下方到处淌水的现象也彻底消除。2014年,在常务副总经理李培松的指导下,炼铁厂将淮龙公司的水渣水,返回到炼铁厂使用,明显减少了炼铁厂渣池新水补入量。
近两年来,在炼铁厂一提到水,最让分厂领导头疼的事就是地下管网到处漏水,夸张一点说在炼铁厂区内有好几只“泉眼”,不停地向外流水。对此,炼铁厂机电车间主任张正军苦不堪言,每次遇到公司消防水停水时,炼铁厂都要组成一个突击队,挖开地面,用水泵抽干地下水,然后再组织人员对地下管网损坏的部位进行“修补”。但这个地方处理好了,没过几天,其它地方又开始冒水。炼铁厂索性就在接入消防水总管部位增加了一个阀门,只要水管道损坏,就关掉阀门,随时更换。但在地下2-3米处,排查损坏部位难度较大,费时费力。
今年以来,淮钢公司深入开展了“挖潜降本,管理增效”活动,炼铁厂将“降低吨铁水耗”纳入了分厂攻关目标,决定狠下心来打一场“水仗”。
深入排查杜绝漏水
围绕“降低吨铁水耗”,分厂成立了专门攻关小组,由设备厂长张朝勇任攻关小组组长。张朝勇带领小组成员,对厂区内的地下管网进行了拉网式的排查,发现主要问题在四座高炉的出铁场除尘、上料除尘、加料液压站、炉前液压站、炉顶液压站的冷却水管。由于使用年限较长,这些水管大部分出现腐蚀现象,部分区域腐烂严重,光靠缝缝补补只能暂时解决问题,但不能彻底根治。冷却水管道漏水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也导致各个冷却系统的供水不足,影响设备的寿命。
对此,攻关小组制定了冷却水管道改造方案,对除尘风机、液压站的冷却水管全部架空。小组成员史改云对照原来的设计图纸,查找出水管的位置、管道的走向以及沿途的障碍物等,重新绘制了冷却水管路图。7月份,利用高炉封炉的机会,该厂对冷却水系统进行了彻底整治。据估算,这一改造每天可以减少消防水流失300多吨。
实施技改科学补水
笔者了解到,炼铁厂自2012年以来,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成果评奖,而且评选出来的每一项获奖成果都得到了职工的公认,并会被推广应用。技术改造,在炼铁厂已蔚然成风,职工积极性高涨。炼铁厂也想要通过此项措施来拉开职工收入的差距,鼓励职工创新创效,通过自己的智慧和付出来获得“高薪”。
为了全方位节约吨铁耗水,厂长助理蔡力安排人员对水泵房、鼓风机房等用水点补水量进行了统计。经过跟踪分析,他发现各补水点的补水量相差特别大,而且没有规律性。他认为,补水点都是通过人工补水,很难避免关闭不及时而导致溢流损失。就此,机电车间副主任刘凯山立即带领周雷等技术人员开展了攻关,采用自动补水的方式对补水点进行改造,设立液位计,并设定合理的补水液位,通过自动化程序来进行补水。自动补水改造后,高炉补水点的补水量下降明显,特别是2#鼓风房。
“自动补水改造后,我们职工的劳动强度也降低了很多。以前补水时,不知道补到什么位置,补一次水,十几米高的水塔我们要爬好几次。特别是中夜班补水,难度比较大,遇到雨天就更危险。自动补水解决了人工补水关闭不及时的问题,同时也减少了我们的工作量,使我们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到设备点检和操作上。”鼓风组组长李宝轮开心地向笔者道出了自动补水的好处。
优化管理减少排水
提到高炉计划休风,淮钢后勤处的江明华就不停地抱怨:“以前只要高炉休风,就要将渣池里的水向下水道里排放,因下水道的不畅,排水就夹杂着淤泥流淌到炼铁南路上。尽管炼铁厂及时安排人员清扫,但是淤泥还是在道路上留下印迹。”针对这种情况,炼铁厂综合办只要在高炉休风时,都会多次到现场督促相关人员及时清理积水及淤泥,并要求减慢渣池的排水量。
正常情况下,高炉计划休风每次都会安排清理渣池里的积渣,需要将渣池里的1000吨水外排掉,1000吨水也就是1000元钱。对此,厂长陈永卫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提出,将四座高炉的渣池通过管道进行联通,将高炉渣池的排水给其他三座高炉当成补水。围绕这一思路,炼铁厂制订了实施方案,并安装了管道阀门。11月18日,6#高炉计划休风,炼铁厂首次通过这套系统实现排水。分厂提前安排,要求其他高炉提前一天不补水,降低水位,待6#高炉休风后再通过开启阀门进行补水。
6#高炉车间主任季建海说:“通过优化管理,炼铁厂渣池外排水的现象彻底消除,既降低了其他高炉的补水量,也减少了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勤于思考,善于创新的炼铁人,不光赢得了这场“水仗”,更是在多项指标上收获了崭新的成绩。据统计,该厂1-10月份产量245.63万吨,综合焦比497.84Kg/t、工序能耗388.92Kgce/t、电耗119.6Kwh/t、煤气回收874.9m3/t,均创下同期历史最好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