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江苏杭钢精密铝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微通道铝扁管开始正式走向市场,首家供货方为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前期,该公司经历了热负荷试车、试生产等内部攻坚,以及产品送样、客户检测、盐雾测试、行业评审等行业规定动作。在集团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与亲切关怀下,12月17日该公司拿到了期盼已久的第一笔订单,5个规格型号,共计100公斤微通道铝扁管。对于年产能6000吨规模的企业来讲,100公斤的产量虽然微乎其微,但对该公司来讲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该公司高度重视首批订单,质量技术部、生产部、采购部、财务部,从工艺技术、生产可行性、原材料符合性和价格可行性等方面,立即开展订单评审,着手组织生产。
12月18日下午,该公司厂房内一片忙碌,生产组织井然有序,上料、清洗、加热、挤压、喷锌、在线检测、水冷、吹干、收卷,然后矫直、切割、挑选,对表面质量、内在工艺技术参数进行检测,全部符合客户要求。12月21日上午8时,首批包装精美的产品缓缓装车,送往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作为国内第一家独立试水中高端节能环保型平行流微通道铝扁管项目的企业,“高标准、严要求、创品牌”是该公司从成立之初就严格遵循的原则。该公司从项目建设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管理评价”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6月30日,设备安装完毕,成功试挤第一根铝棒,产出“一出六”合格产品,从设备开始安装到热负荷试车一次性成功,用时仅仅38天,堪称业界奇迹。
在随后的热负荷调试阶段,该公司严格把守质量关,开展人机磨合攻关,力争产品早日打入市场。通过分析试挤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参数,找出差距,改进设备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及产量稳定性。9月底,各项设备性能测试基本符合生产要求。
四季度,该公司进入试生产阶段。由于汽车行业特殊性,使得微通道铝扁管进入市场的周期较长,最短6个月,最长要1至2年。因此,该公司不断钻研,研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5种规格型号产品,送样5家客户进行测试。根据行规,进行检验检测、盐雾测试,全部合格后,客户对该公司进行体系审核。同时,开展市场调研,收集整理客户信息。目前,已与10多家企业进行洽谈,其中与6家以上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与3家企业已签订合同。
同时,与上海交大合作成立研发中心,将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直读光谱仪、影像测量仪、爆破压力试验机、金相显微镜等高精尖的仪器设备不仅应用到企业的日常生产中,并且投入到技术攻关中,激发创新活力。上海交大将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科技成果上报江苏省科技局进行转化备案。并申报江苏省“机器换人”项目,预计可得到设备补助200万元,为日后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做好铺垫。目前,正在合作攻关“模具焊合技术与恒温等速挤压技术”等,其中模具焊合技术已得到当地科技局认可,并下拨了专项奖励资金。由于国家在这方面标准的空白,该公司还参与了全国有色金属委员会关于微通道铝扁管国家标准的制定,开创了新国标。
接下来,该公司将深入拓展市场,深化人机磨合,努力研发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含金量”,培育壮大市场,为创一流品牌、跻身国内一流企业而不懈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