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到首钢调研。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徐匡迪等专家,北京市副市长隋振江以及市有关委办局领导,先后参观考察了首钢静态交通公交立体车库研发基地、西十冬奥广场,勉励首钢紧紧抓住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在发展循环经济、开发高端产品、延伸产业链和园区开发建设等方面,继续走自主创新之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邬贺铨、张军扩、谢克昌等十几位专家;北京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市能源与经济运行调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王英建,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杨秀玲,市规划委党组成员、总规划师兼市规划院院长施卫良;北京冬奥组委秘书长韩子荣及秘书行政部部长郭怀刚;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体所副所长鞠鹏艳,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吴晨等参加调研。总公司领导靳伟、张功焰、何巍、梁宗平、赵民革、胡雄光、韩庆、刘桦、顾章飞、王涛陪同调研。
徐匡迪等专家领导首先来到首钢静态交通公交立体车库研发基地,结合展板听取项目立项、研发、运营与整体规划设计等情况汇报。徐匡迪等专家领导边听取汇报,边详细询问有关情况。当听到首钢充分发挥在钢铁制造领域积累的优势资源,重点研发高强度、高储能、智能化的公交车和多类型小汽车立体车库等交通设施时,徐匡迪点头表示赞许,勉励首钢继续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提高服务城市能力。专家领导们还现场观看了大客车进出立体车库的演示,了解操作流程、功能系统、存取车辆所需时间等有关情况。
徐匡迪等专家领导来到西十冬奥广场1号筒仓,大量工业遗存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徐匡迪饶有兴致地指着筒仓说,这些以前都是存放炼铁原料的,现在改造成这样,很有创意。沿区域北侧,专家领导们一路步行走向6号筒仓,沿途看到筒仓周边草坪采自老厂区耐旱节水性的地被植物及观赏草草籽,脚下的透水砖是首钢将建筑垃圾资源化而成,步行道旁的景观使用了厂区轨道枕木,徐匡迪表示称赞。在6号筒仓,专家领导们来到5层,徐匡迪高兴地与北京冬奥组委的工作人员们打着招呼,并兴致勃勃地察看了解了北京冬奥组委首钢办公区的整体布局情况。每到一处,专家们都认真了解有关情况,对首钢肩负历史责任,奉献奥运的精神表示赞许。
座谈会上,徐匡迪说,首钢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大型国有企业,为国家、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当前钢铁行业处于爬坡过坎的困难时期,首钢要紧抓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深度挖掘潜力,实现转型发展。一是继续在循环经济上做足文章、下足功夫。要发挥京唐公司在海水淡化、炉渣综合利用等方面优势,使其真正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典范。二是坚持产品高端高效,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三是注重产业链延伸,以用户为中心,通过产业、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合作,建立为下游用户提供完整材料解决方案的开放式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徐匡迪指出,首钢北京园区作为全国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试点,要走自主创新之路,在土地开发再利用、产业培育升级上,依靠改革创新、开放融合发展,群策群力推进“双创”,在生态智能、低碳循环、和谐宜居等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成为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践行者。曹妃甸把北京、天津、河北联系在一起,自然禀赋、制造基础等厚积薄发,要加快曹妃甸园区建设,打造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典范。同时,要为职工创造更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吸引大家在那里安家置业,共同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力量。
隋振江说,首钢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者,目前转型发展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下一步要坚持创新驱动,把京唐公司做成中国钢铁行业的高端代表;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上继续发挥先锋作用;加快推进首钢北京园区开发建设,形成高端产业结构和新的增长极。
与会专家领导围绕首钢转型发展、园区开发建设等工作进行交流,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靳伟感谢各位专家领导对首钢的关心和支持,他表示,首钢将不辜负专家领导们的殷切期望,加快改革步伐,通过创新驱动,再创首钢辉煌,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座谈中,总公司总经理张功焰汇报了首钢转型发展相关工作情况;与会专家共同观看了《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城市风貌课题汇报》视频短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