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钢石钢如何挖掘设备潜能提升A区产品比例

 //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7-7-5 9:08:49  兰格钢铁
    近日,《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的河钢塞尔维亚公司牢记总书记嘱托和期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起死回生”实现盈利的消息,深深震撼和鼓舞着轧钢厂中棒线的职工。“同样是老厂旧设备,河钢塞钢能做到的,我们也能!”河钢石钢中棒线广泛发动职工智慧对设备进行局部提升、制定承接A区产品质量管控措施、提高设备完好率和稳定性……凭借一种信念,中棒线打了一场产品升级结构调整的翻身仗,5月份,A区产品生产比例首次达到35.5%,较去年底提高了31.7%。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在轧钢厂,中棒线可谓“功勋轧机”,它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为企业奉献青春的横列式轧线,宛如一位花甲老人,已跟不上企业产品升级结构调整的步伐。河钢石钢许多关键客户的重点订单都不敢轻易安排在这个轧线上生产。在冶金行业的黄金季节里,看着其他轧线的火热,中棒线职工很不服气,他们说:“给点儿阳光,我们也能灿烂!”职工的心声传到河钢石钢决策层,去年6月底,围绕中棒线的智能提升启动。“简单、高效、低成本,只用了两个月,几个智能提升点就全部完成,中棒线也可以为河钢石钢结构调整出力了。”轧钢厂中棒线责任厂长祁青军说。

    “新”轧线让大家爱不释手,可如何让“新”轧线更好地发挥潜能,达到预期的稳定质量和提升效能的目的,更让大家关心。智能化局部提升的轧线多少有点儿水土不服,也会不经意地闹个小脾气。要降服“新”轧线,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稳定性,还需要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独具匠心的工艺创新。

    生产过程中,大家发现,改造后的翻钢机在轧制长轧件时,经常出现轧件翻不起来或者翻得角度不到位的问题。这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势必会影响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轧钢厂向全体职工征集解决方案,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纷纷响应,由于响应者云集,解决方法各具特色,轧钢厂中棒线最终确定的改进方案是以生产丙段建议为主,兼顾博采众长,成功解决了长轧件的翻钢难题,实现了翻钢的全规格覆盖。

    操作工又发现,轧制60系列小规格轧件时,轧件与轧机间的摩擦极易造成磨槽老化,往往是轧制150多吨就需要轧机工在线打磨磨槽,这不仅影响产品质量和效能发挥,还是一种安全隐患,必须尽快得到改进。看到了问题严重性的产线工程师宇文杰又一次把目光转向产线寻找突破口,经过多次尝试,最终通过完善轧机孔型解决了磨槽易老问题,如今在中棒线上再也看不到职工在线打磨的情景了。

    小改进引燃“小建议大奖励”活动大爆发,短短的三个月里,职工们围绕中棒线提出的小建议多达280余项,涌现了多个“点子手”、“点子王”、“点子团”,从轧制到精饰、从收集到打捆……发源于内部的系列改进,使中棒线的设备完好率和对高端产品的适应性不断提升,中棒线再次焕发青春。

    有了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可“金凤凰”能否待得住、过得好,还是要靠产品质量说话。“质量问题就是稳定的问题,稳定就是管理问题,管理问题就是责任问题。轧钢厂要把河钢石钢对质量管理的要求落实到位。”轧钢厂厂长赵杰说。针对承担的A区产品的质量要求,中棒线制定了特别的质量管控措施,确立各个层级的管理职责,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专门为大棒转中棒订单、战略客户的钢材的生产制定并规范了过程及检验结果确认单。同时,以考核为导向,给予生产工段“每保质保量生产1吨A区产品奖励3元”的激励。

    为使设备以更好的状态服务生产,中棒人正竭尽全力。走在中棒线上,总会不经意地发现有的地辊旁边标志着一个鲜艳的黄五星,中棒作业区作业长王文生告诉记者,这些带“黄五星”的地辊是需要操作工格外关照的地辊,这种做法也是设备管理的一个小创新。不久前,中棒线生产工段以地辊完好率为指标,将产线上的地辊承包给岗位工。大家对地辊进行了一次全面梳理,然后将与产品质量息息相关的12个关键地辊确定为“星级地辊”,标识“黄五星”作为提醒。“有了醒目的标识,每次检查,我们都不免会多看两眼,格外关照一下。”岗位工韩清伟说,“这样一来,地辊的完好率显著提升。”

    6月9日上午8时20分,中棒线生产工段轧机班当班职工正在和维检人员一起处理设备故障,而供某战略客户的100吨高端产品正在等待轧制,检修时间紧、任务重。已下夜班的轧机班职工张晓勇也活跃在这群忙碌的身影中,他告诉记者:“轧钢工是最了解轧机设备的人,检修有我们的参与可以省时省力。我们比照河钢石钢研发队伍设置了检修队伍,当班的轧钢工和维检人员是主战部队,我们则是参战部队。”张晓勇是电气焊方面的行家里手,有了他的参与,这次检修十分顺利。

    A区产品比例提升,绝不是中棒线自己的战斗。”祁青军介绍,随着效能的不断提升,中棒线灵活多变的特点也得到越来越多的体现,如高端齿轮钢、易切削非调质钢、高端轴承钢等高端品种也逐渐向中棒线过渡,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中心的研发技术员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试验———小批试产———量产”的全过程研究、分析、总结当中。5月11日夜班,技术中心易切削非调质首席开发师郝彦英和她的研发团队为试生产全球某著名汽车品牌产品保驾护航的情景,让他记忆犹新。那天,顶着现场40多℃的高温,在中棒线自主研发的喷雾设备旁,研发团队成员刘献达,产线工程师马振、宇文杰、路卫星等一“盯”就是4个多小时。

    对此,现场指挥者王文生十分感慨,他说:“像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不光是产线、技术中心,还有销售部门、生产组织部门,还有公司领导,应该说,中棒线的成功'晋级’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A区产品生产比例从4.8%到35.5%,中棒线只用了5个月的时间,如今,越来越多的高端订单转移到了中棒线,中棒线团队在产品升级结构调整之路上越来越充满自信。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7月5日(8:35)北京螺线大户报价-河钢
  • 河钢石钢如何挖掘设备潜能提升A区产品比例
  • 7月4日(11:25)北京螺线大户报价-河钢
  • 河钢集团发布2016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 7月1日河钢集团7月上旬建筑钢材结算价格政策
  • 7月3日(11:51)北京螺线大户报价-河钢
  • 7月3日河钢冶金焦采购价格
  • 7月2日(9:18)北京螺线大户报价-河钢
  • 7月1日(10:03)北京螺线大户报价-河钢
  • 河钢集团两单位获河北省政府质量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