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在中南钢铁各基地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打破创新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的壁垒,实现优势互补,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南钢铁组织成立创新联盟,协同推进职工岗位创新成果转化,通过工作群、推进会等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集中展示各专业创新成果,充分发挥转化推广平台作用,促进各基地间的创新交流,实现创新成果的共享共用,打通创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创新成果跨区域转化。 在中南钢铁韶钢松山首批职工岗位创新成果转化工作中,轧钢创新联盟实施的《一种棒材可微量调节定尺挡板》和《一种棒材生产线穿水自由辊装置》两个共享成果,一引进、一输出,是创新联盟创新成果成功跨区域转化的典型案例。 成果引进,让问题得到更快更好解决 在棒材生产中,一般是由定尺机配合冷定剪来完成定尺剪切工作。钢材剪切的长度精度是衡量产品的一个重要指标,定尺机的定位准确度及抗冲击性能直接影响产品定尺精度和成材率。 一段时间以来,韶钢松山特轧厂三条棒材生产线的定尺机在使用过程中运用悬挂梁式挡板可前后移动,实现无级定尺剪切。但是悬挂梁式挡板设备工作重心高,机架承受载荷力矩大,架空悬挂横梁没有足够的强度来承受大的冲击载荷。当螺纹钢撞击挡板时容易造成定尺机各部件松动及漏油,甚至造成挡板向后位移,影响成品定尺剪切长度的精准性和剪切质量,大幅度增加质量、成本、设备管控难度,严重制约生产,成为轧钢线生产“老大难”问题。 面对这个难缠的故障,轧钢创新联盟会长查安鸿多次深入现场勘查,认真查找分析故障原因。经过反复研究、反复改进,取得了一定改善效果,但是随着生产节奏的加快和产量的提升,钢材撞击悬挂挡板的强度不断加强,挡板依然承受不了更大的冲击载荷,无法做到精准定位,故障依然频发。 要如何才能彻底消除“拦路虎”?查安鸿一度陷于困惑。正在这时,中南钢铁刚刚成立的创新联盟给他带来了一丝曙光。当时正在重钢学习交流的同事拍了一组重钢轧钢线定尺机创新成果的照片,发到了创新联盟群供大家参考借鉴。查安鸿看到了其中一张定尺机的照片,突然灵光闪现,他马上与重钢轧钢线的“盟友”取得了联系,理解消化技术后,终于找到解决办法。他结合现场实际再次优化设计方案,决定设计一组应用性更广、可适应更多规格的挡板,取名为一种棒材可微量调节定尺挡板,主要结构是在定尺机架上增设一个固定挡板,通过创新成果的转化,最终形成两个挡板“双管齐下”,在使用中可承受足够大的冲击载荷,设备的故障率大幅度下降,保障了钢材的剪切精度和剪切质量,预计年创效益100万元以上。 成果输出,让创新项目得到充分应用和转化 韶钢松山一方面将基地单位的技术引进来,同时也将自身已成熟的创新成果输出给有需求意向的基地单位。《一种棒材生产线穿水自由辊装置》是查安鸿在2019年完成制作的创新成果,在推广给重钢和鄂钢之前,已经在韶钢棒一、棒三工序进行了应用,此项目在许多技术领域都能通用。 自由辊装置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实际上它的内部结构大有乾坤,查安鸿带领他的班组成员首先对自由辊装置进行了多次技术改造,该项技术成果应用性更加广泛,传输辊道内置轴承的使用寿命延长,故障率大幅降低,稳定性更高,可实现年降本增效27.6万元,增产效益每月约18.4万元。目前该成果已推广给重钢和鄂钢。 查安鸿对中南钢铁组织成立的创新联盟给以点赞,称在创新联盟这个平台,不仅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同时还能够将兄弟单位创新成果的光芒,照映到自己单位的生产现场,从中获得灵感帮助解决生产问题,从而推动中南钢铁三个基地创新成果转化一体化。随着中南钢铁协同发展的战略向纵深推进,基层员工有机会将更多更好的岗位创新成果推介给各基地,让其在生产一线落地结果,有利于降本增效项目“短平快”付诸实施,实现创新资源效益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