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西塞山区锚定全市前三,城区第一目标不动摇,围绕构建1+3+N特色产业体系,坚持向产业聚焦,向项目聚力,向发展聚能,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和产业布局,助推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抢抓晴好天气,西塞山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二期工程正加紧建设。自今年三月开工以来,项目桩基工程已完工,转入基础施工阶段。今年5月初,电子信息产业园二期工程将全面完成基础施工,6月初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二期工程项目规划新建四栋高标准智能厂房,建筑面积约三万六千平方米,作为区域电子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载体,项目将吸引PCB制造、新型显示屏研发等上下游企业入驻,助力我市打造千亿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为了保证项目按期完工,我们编制了详细的施工计划,合理组织施工,高峰时期,人员达到两百多人,确保项目能够保质保量在2025年10月完成施工。”西塞山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二期工程项目总工黄瀚钦。以创新驱动和链式招商为抓手,西塞山区全力招引电子信息产业落户。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园一期已实现满园入驻。二期项目同步进入招商阶段。整个电子信息产业园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88亩,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分四期开发,构建集技术研发、智能制造、人才社区及商业配套于一体的产业综合体,全力打造武汉都市圈光电子产业重要节点。 聚焦特钢首位产业,西塞山区坚持全链条项目攻坚行动,做优全流程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重点项目落地难题。全力推进风电、轴承、钢管下游应用、智能制造等产业加速聚集。仅去年,就新签约特钢产业链项目37个,包括投资50亿元的特钢产业下游“强链”项目江苏逸洋制管,推动特钢产业由延伸加工向终端制造不断迈进。一季度,位于西塞山区的明立科技有限公司精密钢管生产线试生产成功,该项目是继飞沃新能源、红睿马新材料之后,该区又一重点特钢产业链项目。依托大冶特钢产业链的配套优势,企业引入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拉拔机组,冷轧机等定制化设备,生产多种口径规格的精密无缝钢管在石油、航空航天以及军工等特种领域得到广泛使用。这里有湖北地区首台套热扩机,可以把钢管的外径做到一米多,填补了黄石特钢产业的空白。 “虽然我们现场看到没有多少钢管,但是我们产品的附加值高。有的时候一根钢管,可以顶人家几吨甚至十几吨。表面的光洁度,钢管的尺寸, 是其他一些钢管企业做不到的。”明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桑伟。目前,西塞山区已构建起项目对接、签约、落地全过程高质量服务体系,形成“项目谋划、在谈跟踪、签约落地、开工建设、达产见效”的良性循环。一季度,西塞山区固投增速同比增长12.2%,排名全市第三,城区第一。全区入库项目40个,入库规模55.91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2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入库进度达46.98%,居全市第一。一季度,该区在全市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精细化考核中排名全市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