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河钢集团唐钢公司高强汽车板有限公司酸轧作业区的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苏然穿梭在设备之间,眼神专注而坚定,他不时停下脚步,仔细查看设备的运行状况。苏然通过优化酸轧切边剪、优化轧制参数、使用新型辊形等措施,改善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年可降本300万元。 优化工艺稳定产品质量 5月16日,苏然手中的报表清晰地显示着写着:超高强钢焊缝通过率提高至 99.4%。 苏然根据现场工艺参数变化情况发现,随着酸轧产线超高强钢产量的提高,焊缝通过率存在波动。为了保障产线高效稳定运行,他组建专项攻关团队分成四个小组,24小时现场跟踪焊缝焊接过程,寻找解决办法。 团队成员每天记录生产数据,并通过碰头会相互讨论焊接参数与实际生产情况的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团队决定通过优化不同钢种的焊接参数分组,提高产品焊缝质量。苏然组织成员依据焊接数据统计结果以及焊接曲线,逐步优化焊接参数,并将超高强钢系列的焊接参数重新细化分组,整理出一套适用于超高强钢的焊缝判定原则。一系列措施实施后,超高强钢焊缝通过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汇聚众智提高产品成材率 5月7日,高强汽车板有限公司酸轧作业区例会上,技术员李想汇报道:“4月份,咱们作业区通过各项攻关,普料成材率相较去年平均水平提高了0.07%,年可为产线降本70万元。” 二季度以来,酸轧作业区高强钢产量大幅增加,如何确保大批量生产高端产品后的质量稳定性,成为苏然关切的重点。他先是进一步完善创新激励机制,通过制度手段激励职工创新热情。接着,他通过逐个谈心、技能帮扶等措施,营造全员奋力攻坚产线成材率的良好氛围。 苏然牵头组建成材率攻关小组,召集作业区职工进行头脑风暴,并一次次鼓励众人放下怕犯错误的思想包袱,大胆提出新思路、新做法。为降低设备故障率,苏然带头蹲守产线,排查设备改进空间。原料选择和剪切工艺优化上,他一方面从入口上料前严格检查原料质量,一方面一次次从工艺参数的组合试验中总结经验。经过多轮次改进,团队一点点从大量的生产数据中梳理出关键因素,通过优化酸轧机组参数、改良工艺,提高了高强钢成材率,助力产线降本增效迈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