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杭钢集团节能环保板块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整合板块优质科技资源,精心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和平台,板块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成效明显。

持续加大对各类创新平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研发平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浙江省环保集团“未来生态实验室”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与浙江工商大学共同建设的“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控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为产业提档升级、成果转化输出打下坚实基础。全面启动“伙伴计划”,围绕“资源共享、技术共研、成果共创”努力打通产学研用壁垒,实现科研与产业需求高效对接。菲达环保通过构建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本土化数据库,建立起了典型行业及园区级碳足迹碳标签标准化核算管理平台,有效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正式搭建完成了电除尘器气动振打试验平台,将为大型环保装备关键技术验证提供强大支撑。紫光环保通过构建“高校提供前沿理论和人才支撑,企业提供科研实践平台与产业化资源”协同模式,实现了“理论创新-技术验证-场景应用”的无缝衔接,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智慧动力。 
积极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平台,组织开展各类产学研合作活动,促进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紧扣“双碳”目标任务,推动废气重生为绿色冷源,助推钢铁产能实现超低排放。加快探索“数智循环”,在飞灰、渣土、大宗废物资源化方面加速转化应用,项目获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菲达环保聚焦行业痛点开展技术攻关,自主研发“1350MW级机组配套超大型电除尘器”,获国际首台(套)认定;自主研发“节能高效电除尘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成功入选“中国好技术”项目库;高倍浓缩钢铁行业反渗透浓水微气泡技术中小试试验取得阶段性突破。 
坚持以解决行业痛点为导向,生态环保研究院正式发布全球首创PMAP工艺,率先取得资源循环领域重大技术突破。菲达环保创新开发“燃煤电厂炉后智慧环保岛”,系统整体能耗下降幅度达到10%-15%,具有显著的行业领先优势;研发制造轧钢加热炉超低排放处理装备,可有效确保出口烟气中NOx、SO?、颗粒物等关键指标低于国家超低排放要求。浙江省环保集团两项电化学储能关键标准正式发布,有效填补了电化学储能领域在智能化管理与碳足迹量化方面的关键技术空白。紫光环保智慧水务“领航者系统”聚焦污水处理领域痛点,创新采用“负荷感知、负荷分摊、仿真模拟”三项核心技术,并以该系统为支撑,参与制定团体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智慧运营管理“排行榜”评价要求》,今年1月已正式实施,同时,该系统正式入选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入选的环保企业;牵头主编的团体标准《水库工程运维管理规范》9月12日起全面实施,该标准既填补行业空白,更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夯实国计民生水利根基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参编的国家标准《成套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为行业设备标准化提供重要支撑。 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大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浙江省环保集团下属杭州市钱水建水利生态企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杭州市生态环保低碳数智资源循环企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成功入选杭州市企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为进一步规范企业科研管理,提高专业科研水平提供了支持。创新推出环保论坛,召开科技沙龙4次,为技术创新搭建高层次学习交流平台。菲达环保依托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广泛开展立功竞赛、导师带徒、技能比武等活动,打造人才聚集高地,同时与浙江工业大学共建“环保数智化技术联合实验室”,开展产学研成果共享和科技人才共同培养。紫光环保引进两名博士研究生加入研发团队,补充高端人才储备,为关键技术攻关提供智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