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四季度,河钢集团唐钢公司高强汽车板有限公司锚定“攻坚关键工艺瓶颈、夯实质量稳控基础”核心目标,以“时不我待、分秒必争”的决战姿态,聚焦高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痛点与堵点,系统性推进技术攻关与工艺优化,以工艺稳定控制为主线,通过完善管理体系、激发团队动能、精准排查问题,为打赢全年生产目标收官战筑牢过程保障。 创新攻关 破解镀铝板生产难题 “这次攻关成功改善了镀铝板生产时表面出现黑点的问题,我们的镀铝板产品合格率较攻关前提升了1.75%。”10月17日,在该公司的决战四季度专题攻关交流会上,镀锌作业区甲班组长张凤俊的发言充满振奋。? 四季度以来,该公司以工艺稳定控制作为决战决胜的重要抓手,全速推进技术升级。一方面持续完善关键工艺管理体系,主动对标行业先进企业,精准识别产线薄弱环节;另一方面,围绕镀铝板这一拳头产品,常态化开展生产问题排查,全力保障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 镀铝板作为唐钢的核心竞争力产品,凭借其优异的耐腐蚀性、耐热性及良好的加工性能,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然而,在生产过程中,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制约着镀铝板品质的进一步提升:原来,用于控制炉鼻子区域保护气氛的吹扫阀,采用的是闸阀与球阀的组合设计,但阀门开度缺乏精确的指示标尺,操作工只能依靠个人经验调整吹扫风量,导致波动幅度较大。这种不稳定的吹扫状态极易造成炉鼻子内部结渣,结渣形成后,不仅会刮蹭带钢表面,掉落的炉渣还会沾附在带钢上引发黑点问题,既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 “必须把‘经验活’变成‘精准活’!”面对这一生产痛点,张凤俊迅速牵头组建攻关团队展开专项攻坚。团队成员扎根生产一线,经过多轮现场观察、数据采集分析与方案论证,最终确定了针对性改善方案——在炉鼻子吹扫控制阀处加装带有角度标识的标尺,让原本“模糊”的阀门开度有了清晰、可量化的标准。? 方案实施后,效果立竿见影。操作工无需再依赖经验,只需依据标尺上的角度数据即可精准调整风量,显著减少了人为误差。不仅如此,团队还充分考虑不同钢种、不同产线速度对吹扫阀开度的差异化需求,创新性建立“操作数据库”——每当调整至稳定生产状态,操作工都会详细记录当前钢种、产品规格、产线速度及对应的吹扫阀角度。当下次生产同规格产品时,只需参照数据库记录调整阀门角度,就能快速达到最佳吹扫效果,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全力攻坚 消除高强钢擦划伤难题 10月15日,高强汽车板有限公司镀锌作业区出口检查平台上,丁班倒班作业长王亚东凝视着眼前光滑平整的带钢表面,这意味着困扰产线已久的高强钢擦划伤难题被成功攻克,并直接带来了产品成材率提升8%的亮眼成绩,想到这里,他紧绷多日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 四季度以来,该公司围绕产品质量提升,聚焦技术指标设计、岗位规程和实际操作等核心环节,创新性地组织“找茬”活动,鼓励员工从细节处发现可提升点、提出优化建议,营造出“对标先进、攻坚突破、提升质量”的浓厚氛围,为各类技术攻关项目的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产高端高强钢产品时,一个棘手问题始终困扰着生产线:带钢过焊缝后,带头下表面偶会出现擦划伤。这不仅严重影响带钢表面质量,到出口环节还需对划伤部分进行切除,额外增加了生产成本,成为制约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益的“绊脚石”。更关键的是,长期存在的擦划伤问题,暗示着板道系统可能存在持续的异常接触,潜藏着设备损伤的风险。 面对这一难题,王亚东迅速行动,第一时间组建应急攻关团队,全力投入问题排查。团队成员分工协作,扎根生产一线跟踪带钢生产全流程,最终锁定问题根源——擦划伤是由入口板道系统剐蹭带钢下表面导致。 找到症结后,王亚东立即组织团队召开分析研讨会,结合设备运行特性与生产参数反复推演测算,最终明确核心改善思路:通过调整张力与冲套速度,减少带钢与板道系统的接触。在具体实施中,团队一边降低入口冲套速度,有效缓解带钢提速过程中上下摆动的幅度;一边增加入口开卷机到一号张力辊的张力,让传输中的带钢始终保持绷直状态,从根本上拉开与板道系统的距离。 经过一周的实践验证,改善效果远超预期:带钢表面的擦划伤彻底消失,出口检查平台上,每一卷高强钢的表面都保持着平整光滑的状态,质量稳定达标,为四季度顺利完成高端客户订单交付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