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本钢博物馆,从本钢板材铁道运输线退下来的“功勋”机车——蒸汽机车,总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这台蒸汽机车2006年7月作为实物被陈列入本钢博物馆,成为本钢板材铁路运输事业发展的见证,见证着本钢板材铁路运输成功实现主要牵引动力由蒸汽机车向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的过渡,更见证着本钢板材铁路运输能力实现“质”的飞跃——环保高效的牵引动力、通讯信号设备的更新改造、新型微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彰显出现代化本钢板材铁路运输能力的魅力。
追溯本钢板材运输部的历史,原是中日合办的“商办本溪湖煤矿有限公司”的运输生产和管理部门。本溪解放时,能运用的机车仅有24台,能通车的铁道线路58公里,道岔406组,车辆192台,年运输量只有66.6万吨。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恢复生产建设和多次大规模的技术改造,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本钢板材技术改造步伐的加快,本钢板材铁路运输配套设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蒸汽机车作为牵引动力在本钢板材运输部有着悠久的历史。一位曾在板材运输部工作了一辈子的老工程师给出这样的记载:从1920年首次购进3台注汽机车开始,20世纪70年代,最多时达41台。他告诉记者,蒸汽机车虽然适应能力强,检修成本低,但其耗能大、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致命弱点,决定其必将被新型牵引动力所取代。随着2006年7月最后一台蒸汽机车从本钢板材铁路运输线退出,本钢板材铁路牵引动力呈现出“内燃、电力并举,以内燃为主”的发展方向。目前,电力机车达到26台、内燃机车达到57台,其中,具有无线遥控功能的内燃机车21台,实现了本钢高炉下部分作业区域的无线遥控操纵,促进了运输生产安全,改善了职工的作业条件。
在本钢板材铁路运输工作发展进程中发生巨变的还不只是牵引动力,职工作业方式、作业环境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铁路信号及通信设备是铁路运输的耳目,过去调车员引导机车行驶是手举信号旗或信号灯,现在取而代之的是类似于“对讲机”的一种电子产品——NTP800B新型无线电调车手持机。据正在现场操作的李姓师傅介绍说,它不仅具有以往各类手持机的特点,还具备屏幕显示、作业计划传输等功能,大大提高了运输联系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现在,各种信号机、作业区间和道岔之间还采用了较先进的铁路信号系统——HJ04A计算机连锁系统,实现了电气集中控制,工作人员通过鼠标和键盘的操作,在电子大屏幕上就可以完成列车和调车进路的选路作业。
不仅如此,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这些年板材公司瞄准冶金车辆发展方向,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先后购进60辆鱼雷型混铁车(鱼雷罐车),这种新型铁水车跟过去使用的普通铁水罐车相比,容量大、保温性好、安全系数高、便捷又环保,从根本上解决了普通铁水罐车费时费力又不环保的问题。同时,随着板材运输部内燃机车检修库的投入使用,职工的作业环境得到了改善,检维修能力也进一步增强。一位主要负责机车检修技术工作的老师傅向记者谈起自己亲身的感受:“以前修车,设备落后,环境也差,特别艰苦。现在不一样了,检修设备更新了,厂房重建了,职工检修能力强了,积极性也高。冬天检修没有取暖设施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检修师傅再也不用'遭罪’了!”
另外,扩建后的南部车场具备了年吞吐量2500万吨的能力,与改造建成后的北部车场合理使用,使本钢工源厂区内兴安和沙窝两大原料基地至北部车场的铁路运输形成双通路条件,沈阳铁路局大列可以直接到达,打破了制约本钢板材运力的“瓶颈”,大大提升了本钢板材铁路车辆进入本钢料场的速度,彻底扭转了铁路运输环节制约、限制生产发展的局面。
可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本钢板材铁路运输能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更为可喜的是,与本钢板材铁路运输配套设施同步发展的还有日趋现代化的管理。据了解,目前本钢板材运输部调度室配备了调度监督系统,对各信号楼控制台的信息实现了同步显示;应用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使统计核算、调度台账等实现了微机化管理;引进了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为加强调度指挥和车辆运输管理创造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条件。
今天的本钢板材铁路运输线遍布本钢工源厂区,铁道线路达到243公里、电动道岔852组,有83台牵引动力机车和1200多台铁路运输车辆,年运输能力达到6500万吨以上,有效确保了本钢板材产品外发和外进原燃料的有序运输、物流顺畅,为本钢板材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铁路运输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