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初原料库存106万吨到五月末直降为35万吨,从矿石实耗价格高出普氏指数9.13美元,到目前与普氏指数基本持平,“逆袭”的账单背后,是首钢总公司构建钢铁板块管理平台,推进铁前一体化,股份公司大胆改革“第一桶金”红利的凸显,更是股份公司干部职工主动适应钢铁市场“新常态”,敢于挑战自我,敢于责任担当,敢于试错前行的勇气、智慧、能力的凸显。
把库存降到合理区间,是当前众多钢铁企业紧跟市场节奏,规避市场风险,跑赢市场大势的重要“利器”。但这种业已证明行之有效、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效益的快捷途径,股份公司过去却始终是跬步难行。由于管理界面多,且各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的评价标准各有不同,大家虽然对降库存的好处有共识,但真正实施起来,却还是难以摆脱各有所思、各行其是的习惯做法,形成不了合力。2014年,矿石市场下行趋势明显,但受库存较高影响,股份公司铁水成本难敌同行,直接拉低了整体效益。
“再也不能这么活。我们要通过铁前一体化整合的管理、技术协同优势,打破固有思维定势,实实在在把矿石库存降下来。要通过降低矿石库存,倒逼工序衔接、倒逼信息共享、倒逼仓储物流优化、倒逼管理界面对接、倒逼市场快速反应,使之成为构建钢铁板块管理平台早见效率、早见效益的重要突破口。”股份公司副总经理王建伟说。通过问题聚焦,进入2015年,股份公司迅速开启了向“矿石高库存”的全面宣战。
“干在实处,永无止境”。降低矿石库存,绝不是纸面上的“降”下来得那样简单,也绝不是铁前一体化一整合就一蹴而就了。作为一个800万吨产能的钢铁企业,股份公司每天消耗的矿石平均在2万吨以上,而且根据经济配矿、安全生产的要求,每天所需的矿石品类也多达五六种,甚至七八种;总量大,在缩短库存周期的情况下,意味着每天进厂原料运输量必须保持均衡稳定,对物流的组织,接卸料的效率组织等工作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品类多,意味着供应链条多,在降低库存的情况下,要求必须密切跟踪掌控各供应链条的供应信息,尽最大可能保证矿料准时到达、足量到达。
面对挑战,股份公司从完善基础工作入手,确保生产计划的精细缜密,执行力强。据股份公司生产部工作人员介绍,如果仅仅看生产计划报表,与以前差别不会太大。但在计划背后,蕴含的各种因素,却充分体现了大家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份简单的计划,综合了矿业公司自产矿情况;综合了中首公司、物资供应公司及各供应商每艘船、每列车矿的装港、装车、在途、到港、到站情况;综合了铁区料场矿石品类、存量情况;综合了炼铁工序包括全公司所有流程的中修、小修、例修情况;综合了迁安地区最大火运、汽运运载量及极端情况下,股份公司厂区内的物流如何组织、料场如何接卸矿的情况,甚至连矿石海运途中的气候变化情况及迁安地区的天气变化也都要全部考虑在内。总之,凡是可能影响计划执行,影响降库存的因素,只要能够想到的,都要尽可能把它搞清、搞实。
按照这个标准要求,几个月来,股份公司生产部、物资供应公司工作人员充分发挥“沟通顺畅高效,相互理解支持、处事雷厉风行”和“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的优良作风,在把基础工作搞清、搞实上不惜下苦功夫、笨功夫、硬功夫、细功夫。生产部铁前室主任对从港口到厂区的铁路、公路情况摸了个遍,对各公路路况情况、拥堵情况、整修情况做到了门儿清;物流室主任亲自到铁区料场蹲点儿指挥职工改善盘料、接卸料操作,摸索料场操作的最高效方式。
在创造良好外围条件的同时,为减少低库存对生产稳定的影响,股份公司炼铁作业部在加强工序协同攻关,强化工序联动上交出了答卷。烧结工序超前筹谋,在确保烧结矿质量的前提下,开发了多种不同矿石料种的最佳配比,提高了烧结生产在低库存条件下极端情况出现时,对现有矿石料种的适应性。炼铁工序加强对烧结矿不同配料运行规律的总结,细致掌握各类矿种理化性能、热性能工艺参数,针对不同炉料结构,对影响高炉顺稳运行的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了摸索,充实完善了不同配料条件下高炉操作工艺参数标准值体系,为各岗位有效执行高炉“攻守退”措施、提高标准化操作水平提供了精确的“数字”指导,增强了快速反应能力,确保了把不同配料运行对高炉顺稳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提升了炼铁生产经济顺稳运行水平。
“政贵有恒,功在不舍”。通过多措并举,股份公司矿石库存得到了有效降低。今年年初,矿石库存高达106万吨,可用天数50天以上,至一季度末,矿石库存降到了54万吨,可用天数缩短到28天。但与此同时,一种不同的声音也出现了。一是4月中旬矿石市场价格触底回升。对此,有人认为,如果不那么狠降库存,那么我们至少能获得十余万吨低价矿库存的“好处”,这比工序降成本来得更加容易。面对这种议论,股份公司领导始终保持了坚定的决策定力。在干部大会上,股份公司领导明确表态,从市场竞争的客观规律和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规律上综合考量,低库存快进快出,在任何时候都是符合规律的。
低价高存,高价低存固然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这种目标的实现是必须建立在对市场精准研判的基础之上,必须承认目前我们还存在着这种能力上的不足,因此,一方面要在实践中提高这种能力,另一方面,在能力不足的前提下,就必须老老实实地从其他企业已经证明了卓有成效、最基本的降库存方法做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降成本体现在有效的财务报表上。其次是进入4月中下旬,受海运气候影响,出现了个别矿石料种库存最低仅够三五天使用量的情况。面对高炉供矿的紧急状况,原本对低库存生产组织持保守态度的人反对的声音更加强烈。与其抱怨,不如实干。针对非议,在股份公司领导的精心组织下,股份公司生产部紧急启动生产预案,通过加大现矿采购力度,合理调配汽运、火运比例,提高铁区料场直卸率等措施,确保了矿石采购的到、运的进来。当时最多的日到矿及日卸矿量达到3万吨,保证了高炉生产需求。对此,生产部部长魏国友不无自豪地说:“出现个别矿种濒临断料的紧急情况,也给我们以很好的经验总结和问题导向启示。一方面,日卸矿量达到3万吨,创出了股份公司的最高纪录,说明在降低库存的组织上我们还是有潜力的,有了这种精益、精细、高效、协同的物流组织托底,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大力降库存的信心和决心。另一方面,通过这种紧急情况的应对处理,也使我们看到,从保证今后供应链安全的角度,要进一步提高对矿石现货供应商的重视程度。要通过日常的小批量商贸,巩固与现货供应商的合作,确保供应链安全。同时,在这次紧急情况出现时,股份公司也得到了首秦公司、京唐公司的大力支持,实施了从首秦公司、京唐公司快速调运矿料,展现了全集团各单位通力合作一盘棋的优势。这也促进了我们对下一步构建首钢在河北地区钢铁板块管理大协同格局的思考和加快实施。”
股份公司副总经理马金芳说:“5月末,股份公司矿石库存降到了35万吨,不仅仅体现在资金利用效率的提高,而且也提升了铁区料场的使用效率。目前我们正在考虑将现有的八个料场进一步压缩,目标是在下半年将料场控制在五个左右。这一目标实现之后,环保效益、职工劳动生产率提高所带来的效益增长也相当可观。”围绕降低矿石库存,股份公司的决心和目标正在进一步增强和展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