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以来,攀钢集团销往昆明市场的热轧低压力制管用钢已经达到12万吨,占据了昆明窄带钢市场30%的份额。每个月接近3万吨的低压力制管用钢合同,不仅为高炉均衡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而且还创造了10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这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日前,《中国冶金报》记者走进攀钢,一探究竟。
“地毯式”搜索觅商机
面对地处偏远、物流成本高的先天劣势,运距短、运输成本低的西南市场是攀钢板材销售的必争之地,也是攀钢产品销售的“主战场”。
2014年,攀钢调集顾客服务、营销人员,兵分多路对西南市场进行“地毯式”搜索。一次又一次地走访、调研和寻觅后,攀钢集团发现,云南钢管市场很火,其原材料大部分来自当地产的窄带钢。而品质高于当地窄带钢的攀钢常规Q235B普碳钢却因价格偏高,被制管商家拒之门外。
“攀钢产品质量好,但价格也贵,用来做管,大材小用,我们不划算。”面对制管商“只买对的、不买贵的”这一原则,参与调研的攀钢钒热轧板厂副厂长方淑芳表示:“没有产品不可怕,产品可以开发。最怕的是没有市场。”肩负市场开拓重任的她,下定了必须拿下昆明窄带钢市场的决心。
十多年前,还是攀钢研究院产品应用技术中心主任的时候,方淑芳就率先提出建立攀钢与用户联合实验室的建议,将攀钢的科研技术带到了市场前沿。而这一次,她同样打出了“技术牌”,与昆明两家企业达成“技术交换筹码”———只要商家每年有5万吨的需求量,攀钢就开发一种替代窄带钢的新产品,品质比窄带钢好,价格比窄带钢稍高,但比攀钢常规Q235B普碳钢价格低。
能够花不多的钱而使用攀钢产品做原材料,商家不只是赚得多一点,产品品质也会相应提升。“双赢”的协议很快谈妥。
协同开发满足市场“胃口”
谈妥了协议,但替代窄带钢的新产品还没有着落。调研组迅速提交了产品研发建议,攀钢当即组织科研、生产、销售等相关人员专题研讨,确定了在普通碳素钢Q235B的基础上,开发替代窄带钢新产品的可行性方案。
“Q235B普通碳素钢在昆明有一定的市场,价格也不低,新开发的产品会不会打乱现有的市场?”
“Q235B已经是低成本钢,还有没有开发其他钢种的价值……”
尽管方淑芳的建议遭到了质疑,但大家对“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的理念达成一致。敢闯敢试是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攀钢当即成立了低压力制管用钢产品开发课题小组,研、产、销协同开发新产品。与以往产品性能高、大、上的研发模式相比,低压力制管用钢考验的是工艺研发技术和职工精准的操作水平。创新之路绝不会一帆风顺,在低压力制管用钢产品的生产环节上,攀钢集团遇到了许多难题。
“生产低压力制管用钢的时候,钢水温度控制非常困难。”攀钢炼钢工序新产品开发人员介绍道,因为少了电加热工序的缓冲,导致生产组织异常困难,随时都有断浇的危险,一次断浇带来的损失至少在10万元以上。在热轧工序,轧制温度有严格的要求,超出温度范围值,出现废钢在所难免。
每到生产低压力制管钢的时候,攀钢各工序全员24小时轮流跟踪,争分夺秒组织生产。试生产初期,为了找出合适的工艺参数,攀钢连续做了多轮试验。目前,低压力制管用钢成材率从最初的97.1%上升到97.8%,高出常规Q235B成材率0.3个百分点。
2015年初,第一批热轧低压力制管用钢Q235B—DG进入昆明市场。
高含金量成为闯市场法宝
热轧低压力制管用钢进入昆明市场后,因产品尺寸和形状精度高,产品性能良好,切边损失少,金属收得率高,迅速得到用户的认可。攀钢产销系统联手开拓市场,并迅速占领了昆明窄带钢市场30%的份额。今年初以来,攀钢销往昆明市场的热轧低压力制管用钢达12万吨,创效明显。
低压力制管用钢市场的成功开拓,在创效的同时降低了运营生产成本,仅在炼钢工序中,一年就可节约100多万元的生产成本。在热轧工序上,热轧煤气单耗也大幅度降低。
“看到厂里红红火火的生产场面,心里特别高兴,觉得日子有盼头。”每个月接近3万吨的低压力制管用钢合同,让攀钢的热轧生产线红火了,也让攀钢一线职工心里装满了喜悦。
6月份,攀钢再次走访昆明制管用户,表示要进一步增大低压力制管用钢在昆明市场的份额,攀钢再次向自己、向市场“下狠手”,这注定是一条异常艰难的道路。对此,方淑芳冷静地说:“市场越困难,越需要科技的支撑,硬拼只会两败俱伤,研、产、销联合提升产品含金量,永远是我们制胜市场的法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