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锤百炼写青春----记长钢公司轧钢厂棒材车间轧机作业区作业长高向军
|
//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5/7/30 8:52:18
兰格钢铁 |
|
看见他时,他在轧机旁;看不见他时,他正往返于去轧机作业区的路上。十九年来,他朴实的足迹走遍了作业区的每个角落,将如火的青春岁月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轧钢事业,他就是长钢公司轧钢厂棒材车间轧机作业区作业长高向军。
他说,干好工作必须用心
高向军是一名退伍军人,从管理严格的军营走向快节奏发展的社会,让高向军很不适应。他说:“从未接触过生产,从未感受过这样的节奏。”但是,当他真正走进轧钢,接触到生产工艺之后,他发现现实并非如他所想的那般艰难。也许与在部队的经历有关,紧张有序、快节奏、严格按时间节点做事……这些熟悉的部队“规律”让高向军很快步入轧钢生产的轨道。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高向军一头扎了进去,这一年他21岁,而这一扎就是十九年。
部队的历练使高向军在工作中一丝不苟,给他安排的工作总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再加上他善于摸索,总结工作经验和方法,对于一些棘手的工作肯于钻研创新,并出色地完成,很快,他的进步得到了认可,渐渐地由一名普通职工成长为生产骨干、班组长、作业长。
成为作业长后,高向军感到肩头的责任更重了。为了能够尽快适应新的工作,从加热炉到轧机,再到精整区域,他每天都多次往返于这条生产线,点多面广的实际,让这个“新人”有点吃不消。有时前面的故障刚处理完,后面新的情况又出现了,一天下来走好几里路,身体累得不能动弹。他说,还好天生一副好身板,不然,这样的节奏还真不行。
第二年,管理模式的变化也让高向军的管理思路发生了变化。如何才能将工作做精,实现指标的最优,让现场管理达到最好?一系列精细管理的问题成为推动他前进的动力。
棒材生产线广泛采用的热送热装技术、控轧控冷技术、多线切分技术和无孔型轧制技术等,是国内外先进的轧钢技术,具有规格多、难度高等特点。一向用心的高向军主动请缨,潜心学习轧钢工艺、孔型设计、控轧控冷工艺等技术。他不时地提醒自己:“善于学习,更要善于总结。”为了能更好地掌握新工艺、新技术,高向军积极与兄弟单位交流,探讨切分轧制、控轧控冷、活套控制和实料控制等方面的经验。凭着自己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和不向困难“低头”的韧劲儿,在同事们的帮助下,他们先后完成了高强度锚杆钢生产工艺优化、小规格多线切分工艺和控轧控冷工艺技术优化等一系列工艺技术,为优化轧钢棒材生产工艺,提高轧钢棒材综合指标提供了支撑。
他说,凡事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凡事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在部队时,高向军始终这样要求自己。退伍进入企业后,大到工艺稳顺,小到降本增效、小改小革,他依旧这样严格要求自己。每天一到现场,他就守在轧线旁。他说,坐在办公室里不放心,不能贴近生产,更不能全面了解生产,只有在现场,仔细听了、用心看了,才能放心。
棒材生产线因轧制不同规格,2号飞剪剪切切头易带入轧槽,导致发生堆钢现象,影响成材率。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高向军盯守在现场,对易损部位一遍遍观察。在他的坚持下,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他通过改变剪刃刃口角度,使其接近于平剪刃,消除了带切头堆钢现象,年创效14.9万元。他还结合生产实际,提出对直径16毫米螺三切分工艺在精轧机前增加一架平辊道次的建议,实施后,每月减少故障时间约3小时,成材率提高了0.2%,产生效益约49万元。
精轧机5号导卫因耐磨性差,影响到轧钢生产工艺的稳定运行,每天需要更换导卫一次,一次至少20分钟。针对这一顽症,高向军提出将5号进口导卫由滑动导卫改为滚动导卫。改进后,每月可缩短更换导卫时间7小时。
凭借始终如一的拼搏精神,高向军先后顺利完成了棒材筹备、试生产及达产达效工作。自棒材生产线投产以来,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协助下,高向军带领作业区职工,先后成功开发四切分12毫米螺、14毫米螺,以及三切分16毫米螺等多线切分生产新工艺;成功开发了直径22MG335、直径22MG400、直径22MG500、直径22MG517、直径22MG600等矿用支护用高强度锚杆钢新品种;成功开发了直径12毫米—25毫米螺各规格产品的控轧控冷新工艺。荣获首钢劳模、长钢公司特级劳模等荣誉称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