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钢铁行业新常态的运行模式,水钢公司动力厂快速反应,相继实施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举措,在1号、2号高炉停产的情况下,依托强有力的设备保障和技术支撑,二次能源发电水平持续提升,今年8—10月份,二次能源发电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258万千瓦时。同时,该厂还充分利用现有二次能源资源大力发展电力,自发电率达到55%,成为水钢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直以来,动力厂坚持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优化能源结构为手段,不断提升技术经济指标,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在具体工作中,该厂严格执行设备计划检修和点检定修、设备“润滑五定”等制度,按照“6S”设备现场管理要求,强化标准化操作和设备日常维护管理,消除设备隐患,确保发电机组保持最佳生产状态。根据生产过程的实际需求,制定机组安全稳定措施,最大限度地释放机组产能,确保发电机组稳产高产。以“参数管理”为中心,“小时平衡法”为手段,在动态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制定生产组织方式,实现生产过程中的动态节能。不断调整优化《新常态下高、焦、转炉煤气平衡调整预案》,保证二次能源得到充分回收利用。充分发挥技术人员作用,成立了“提高发电量”攻关组、“无煤燃烧”攻关组、“提高转炉煤气回收”攻关组,解决生产瓶颈问题。实施了60兆瓦富余煤气发电机组轴封系统改造、煤气综合利用、4号汽轮鼓风机主油泵退出在线运行改造等一系列攻关活动,优化了现场技术工艺,提升了发电水平。此外,该厂还以开展班组创先争优劳动竞赛和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为载体,开展了劳动竞赛和查隐患活动,提高职工操作水平,为提高发电量创造了有利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