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役”384天、冶炼6543炉后,股份公司炼钢1号转炉7月24日正式进入炉役检修。1号转炉作为股份公司投产最早的转炉,又创出一项首钢炼钢历史纪录,实现了全炉役复吹比100%,全炉役碳氧积0.0021。经计算,本次炉役合计降低生产成本600多万元,实现了提高质量和降本增效双丰收。
转炉的碳氧积是评价转炉复吹效果和终点控制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碳氧积低,意味着在相同的终点碳的控制水平下钢水氧含量低,有利于降低合金消耗,减少脱氧过程中形成的夹杂物,提高钢水纯净度。顶底复吹转炉控制难点是底吹的控制,在紧张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溅渣护炉、吹炼模式、冶炼操作等诸多原因,经常导致底吹孔堵或者侵蚀过快,直接影响碳氧积的稳定性,无法实现全炉役良好的复吹效果。为此,炼钢作业部组织了系统攻关,集中优势兵力拿下了这头拦路虎。
专注,不达目的不罢休。炼钢作业部成立转炉复吹专项攻关团队,以实现全炉役碳氧积低于0.0025、终点氧小于850ppm为目标,兼顾硬件、软件入手攻关。团队结合现场实际,通过前期大量的分析、试验,确定了合适的底吹枪数量、类型与位置布置。针对炉底厚度、转炉熔池侵蚀这一影响复吹攻关的障碍,制定特定攻关措施,逐一攻破。为了降低生产节奏对复吹效果的影响,攻关团队和生产计划人员一同对单位时间内的冶炼炉数进行控制,确保整个炉役较好的复吹效果。
责任,强化执行不折扣。“保证底吹孔裸露,以出钢结束后底吹孔清晰可见为标准是我们炼每炉钢的要求,每名炼钢工强烈的责任心,不打折扣的执行力,是保证每次达到要求的利剑。”一炼钢作业区白班作业长郭玉明说。现场操作通过优化溅渣、补炉及生产节奏等手段加强炉底及炉型的控制,实现底吹与炉龄同步;补炉时通过不同的加料方式优化,达到补炉对复吹孔堵塞最小的影响;通过对溅渣枪位、溅渣流量、溅渣加料模式等调整,优化溅渣控制,加强对熔池的维护,为复吹控制创造条件。
极致,功夫不负有心人。炼钢作业部不打无准备之仗,每次试验都进行数值模拟和水模拟研究,严格做到不对正常生产造成影响。“转炉复吹微信群”顺势诞生,每一次冶炼,大家实时沟通、实时调控。针对复吹攻关,作业部定期召开例会,形成阶段总结、分析常态化,根据会议讨论结果完善补充技术规程和操作规程;将复吹系统检查方案、复吹控制方案等进行合并,同时将1号炉开炉后的生产节奏安排原则纳入方案。复吹需要相互配合,在做好底吹的同时,还要相应考虑顶吹供氧流量,整个炉役的供氧控制也被认真研究并纳入复吹系统控制方案中。通过严格执行复吹攻关和维护方案,确保了全炉役的复吹同步,实现了炼钢历史一项新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