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刻领悟这一要义的京唐公司不断研究探索持续创新的有效途径。以创新工作室为载体的群众性创新活动,不仅有力地推动了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协同创新,还培养和造就出一批批素质高、技术精、作风硬的技术型人才。一个个创新工作室影响和带动广大职工投身到企业创新发展中,汇聚了与日俱增的创新能量,奏响出跨越发展、赶超国内外先进企业的乐章。截至目前,京唐公司创新工作室总数达到了50个,完成攻关课题715项,申报专利82项,获得专利授权68项,获得首钢级以上科技成果奖57项,提合理化建议3520条。
●●搭建平台———创新热情激发活力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面前,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只有不断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职工创新工作室在京唐公司应运而生。
职工创新工作室从组织形式、活动方式、活动效果等方面均体现了京唐特色。创建伊始,京唐公司就研究制定了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六有标准”,即“有领军人物、有活动场地、有工作制度、有课题计划、有攻关节点、有成果效益”,领军人物既有博士、硕士,也有首席师、作业长;创新团队既有专业技术人才,又有生产一线的班组长和业务骨干。同时,还积极探索了“6+6”模式,即“六有标准”和“六个特色”活动。“六个特色”活动包括“提合理化建议、实施降本增效措施、解决现场难题、研究科研攻关课题、组织专业技术培训、总结最佳操作法”,并专门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职工创新工作室活动坚持“六有标准”开展“六个特色”活动的通知》,以此营造了创新工作室的浓厚氛围,激发了职工积极参与的热情。
今年以来,京唐公司加大创新工作室创建力度,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和问题导向,将经营生产中的瓶颈难题作为创新攻关方向,把创新工作室打造成创新思想的“试验田”、攻关克难的“点将台”、团队学习的“加油站”、人才成长的“孵化器”。“职工创新工作室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力实践,也是培养工匠精神的摇篮。京唐公司有着国际一流的硬件设备,要生产精品板材,需要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需要培养出更多的'京唐工匠’,只有这样,京唐公司的品牌才能叫得更响。”京唐公司领导如是说。
对此,京唐公司研究制订并下发了《首钢京唐公司关于进一步推进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安排意见》,指导基层各单位进一步发挥创新工作室开展技术攻关、解决生产难题的作用。今年7月份,京唐公司组织48名职工创新工作室负责人,赴中车唐山机车公司金蓝领创新工作室参观交流,与全国劳动模范张雪松、苏健等沟通交流了创新工作室开展技术攻关、人才培训等方式方法和经验。京唐公司主要领导还先后10余次深入基层单位,分别对30个创新工作室进行了专题现场调研,加强工作指导,提出明确要求。按照创新工作室的专业特点,京唐公司将50个创新工作室划分为“技术改造解决难题类、跨部门管理创新类、建立模拟测试平台类、小革小改修旧利废类”等四大类型进行分类管理,便于横向交流和资源共享优化。
几年来,京唐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成熟发展起来,涌现出北京市命名创新工作室——炼铁部“刘胜歌创新工作室”、北京市高级技师工作室——炼钢部“王建斌创新工作室”、河北省命名创新工作室——热轧部“陈铎创新工作室”、北京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供料部“宿光清创新工作室”等一批优秀职工创新工作室,有效激发了职工参与热情。
●●持续推进———创新之树枝繁叶茂
职工创新工作室为广大员工铺就了一条通向成功的大道。京唐公司每一个职工创新工作室都聚集了技术人才和业务骨干,大批创新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如今创新工作室已成为京唐公司各项成果转化的“催化剂”。
在京唐公司炼铁作业部,职工创新工作室吸收了一大批一线岗位职工的参与,每个创新工作室成员都超过了30人,创新工作室的人员比例几乎占到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创新工作室的研究课题不仅有作业区级聚焦的大课题,也有生产一线的“小改小革”。比如球团作业区双层辊筛加油点位有294个,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给辊筛手动频繁加油,费时费力,而且无法准确控制油量。对此,球团作业区“刘胜歌创新工作室”将这一项目作为创新课题,通过增加加油泵、压力阀等措施,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油品消耗。设备室“余斌创新工作室”通过对炉前开口机回转大臂增加凸爪式结构、抗剪切连接件,解决了开口机连接螺栓频繁断裂的问题,提升了开口作业率,年节约修理费用40万元。炼铁作业区“311创新工作室”在进行氧煤枪兑氧喷吹技术攻关过程中,解决了氧煤枪返煤、自动化控制、管路改造等一系列难题,两座高炉先后成功投用氧煤枪,兑氧比例也逐步提高到60%,既稳定了高炉运行水平,又降低了生产成本。
炼钢作业部有针对性地围绕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新品种研发及质量攻关等,充分发挥创新工作室作用,激发职工学知识、练技能、搞革新、求创新的热情,实现提升技能人才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王建斌工作室”加大留渣力度,稳步炼钢终点碳氧积,降低炼钢终点氧,转炉终点氧由年初的620ppm降低到8月份的570ppm。以技师刘强强命名的“刘强强创新工作室”,围绕炼钢RH精炼工序,不断摸索与改进智能精炼系统,使智能精炼投入率达到92.45%,通过率均达到95.47%以上。连铸区的“肖华生创新工作室”,12名成员均为技术、操作、设备骨干专业领头人,他们开发的“一键式”换水口工艺,实现了连铸机水口快换过程中拉速自动调节、接痕位置精确控制、塞棒关闭与打开液压装置自动控制,在大幅提高板坯质量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创新工作室成员坚持深入基层、贴近一线,将现场难题作为具体的攻关课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置,消除隐患,着力解决。热轧部“张维中创新工作室”针对降低精轧换辊时间反复攻关,创新性地提出“换辊准备一步走、工作辊异向窜动、卡板开关异位加轮”等改善方案,极大地降低了精轧换辊时间,每年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400多万元。供料部“宿光清创新工作室”针对热轧油泥堆积到球团料场存放,晾干后,按一定比例掺到秘鲁球团粉中,用于球团生产的方法,对油泥进行再利用。冷轧部“唐伟创新工作室”重点围绕DR材辊型优化、高强钢稳定轧制技术开展攻关,年创效益650万元。运输部物流管理创新工作室是京唐公司跨部门的创新工作室,工作室成员围绕车船直装展开攻关,实现了彩涂酸洗直装量占到了商品量的95%,增加冷卷库容近万吨,提高了码头入库、装船出库效率,落实同车同流向集港,整合码头库存与物流库库存,共同组织配船,月均完成车船直装4.5万吨,达到工作室成立之前的5倍,今年7月创出6.78万吨的新纪录。
●●典型引路——创新成果硕果累累
职工创新工作室不仅为京唐公司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成为弘扬宣传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重要平台。走进职工创新工作室,一面面图文并茂的展板展示着典型创新的先进事迹,记录着工作室的成长历程和主要成就,置身其中,让人不尽感受到“劳动创造着财富,劳动成就着梦想”。
京唐公司在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过程中,注重典型引路,用好现实教材,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这里有全国百姓学习之星、国务院津贴获得者王建斌,全国劳模张新国,北京市劳模王保勇,还有首钢劳模陈万忠等。在京唐公司各单位创新工作室当中,以“专家领跑+团队创新”的模式,将劳模、专家、技术骨干所积累的经验通过分享,变成了京唐公司集体智慧的结晶,并催生了一大批创新成果。热轧作业部“陈铎创新工作室”的“降低卷取飞车频次和减少2250托盘运输线吊点钢卷下线异常事故攻关”荣获河北省冶金系统优秀管理成果一等奖,“1580生产线主传动系统直接转矩控制模式研究与应用”获得首钢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炼铁作业部“刘胜歌创新工作室”的“大型带式焙烧机球团技术研究开发与创新应用”获得首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低硅含镁球团矿生产工艺技术研究”获得首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炼钢作业部创新工作室“冷轧品种冶金缺陷控制”获首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冷轧作业部模型组创新工作室“2230冷连轧机非稳态轧制过程自动控制系统核心技术优化攻关”、“高端镀锌板形自动控制系统开发与板形质量改进研究”分获首钢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冷轧高强钢关键工艺技术优化攻关”项目获得首钢科技进步三等奖;冷轧作业部镀锌创新工作室“无铬钝化产品钝化膜质量研究与钝化工艺优化”获首钢科技进步三等奖……此外,在职工创新工作室开展的各类项目中有许多还获得了国家专利。一种料仓自动灌料系统及其方法、一种润滑油周期管理系统及其方法、一种快节奏出钢方法及装置、一种冷连轧机的原料板启车方法、一种带钢表面亮点缺陷控制方法、一种无铬钝化镀锌板钝化膜表面裂纹的控制方法、一种改善动态变规格过程断带的控制方法、一种改善超薄带钢取穿带的工艺优化方法等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板坯翘曲度检测装置、板坯长度检测装置、一种清扫装置等获得了国家实用专利……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京唐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培育和造就着一支支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高素质员工队伍。这里,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如同“巨人”一般,屹立在海上钢城,引导着广大职工建功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