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京唐:“冠军炉”之路

 //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7-4-28 8:53:40  兰格钢铁
    首钢京唐公司炼铁作业部一高炉始终以顺稳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坚定目标导向,不断提升冶炼技术,优化工序运行,实现了高炉高效、稳定生产。近几年来,一高炉年产铁水平均451万吨,焦比平均达到298千克/吨,煤比平均达到172千克/吨,高炉负荷最高达5.93,富氧率突破6.0%,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并连续三年获得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授予的“冠军炉”荣誉称号,2017年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锲而不舍攻难关

    稳定运行是高炉高效、低耗生产的前提,而持续摸索大高炉冶炼规律则是驾驭高炉、确保生产稳定的基本途径。在探索高炉冶炼规律的道路上,一高炉团队敢于担当,勇于突破,锲而不舍,团结拼搏,不断向一流水平迈进。技术和操作人员坚持以“十六字方针”为指导,以“全风、全氧、炉温”为标准,探索高炉冶炼规律,提升冶炼技术,完善工序运行。一高炉的职工们总说:“摸索高炉就要像对待孩子一样,要了解他的'性格’,摸透他的'脾气’,调节他的'心情’,用心去理解他,呵护他。”

    合理控制煤气流分布,稳定较高的煤气利用率是高炉强化冶炼,降低燃料比的关键因素之一。一高炉技术人员通过调整装料制度,改善煤气分布和利用条件,他们确定了一高炉控制标准,并根据临界矿石批重和不同批重时矿焦层的计算,绘制矿批-批重特征曲线寻找到合理矿批的“微变区”。同时在操作中优化矿石圈数,稳定焦炭角度,适时加重焦炭负荷,并对两座高炉的操作制度进行优化,长期维持高炉合理操作炉型。

    “我们都严格按照'高炉工长精细化操作标准’执行,积极进行系统调整。为了保证四班在操作上保持一致,我们还充分利用交接班时机,把交接班当做一次微缩版的技术交流会。当班工长还要计算分析上班乃至近期炉况总体状况和炉温趋势等变化信息,在此基础上确定本班料批、综合负荷和出铁制度等操作信息,做到以变应变,融会贯通。”2015年的炼铁工技能竞赛冠军、一高炉操作工长王喜元曾这样说。

    随着探索的持续深入,一高炉呈现出良好的运行状态。高炉负荷最高达到5.93,创投产以来的最好记录,并稳定在5.5以上水平;煤气利用率保持在49.5%的高水平状态。

    唯创新者进

    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推动进步的不竭动力。刚刚获得“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的炼铁技术人员陈艳波表示:“我们的高炉是世界上最大的高炉之一,要想熟练地驾驭,必须得有创新意识。其实能够与先进的大高炉为伴,我们感到自豪,生产中的不便,就是我们的研究方向。”整个团队为了实现大高炉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不断发挥众人智慧,用创新促使一高炉走上了科技冶炼之路。

    氧煤枪喷吹技术的成功实施对一高炉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一高炉开展氧煤枪喷吹技术初期,氧煤枪冷却管道进入煤粉、喷枪使用周期短,还有最重要的安全问题等都困扰着所有技术人员。但团队的成员们都没有退缩,他们知道成功了将会是技术领域的一个奇迹。他们用肩膀盯着压力和重担,一个数据跟一个数据对比,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解决。氧煤枪投入试运行后,为确保稳定,团队成员昼夜紧盯现场,就连吃饭、喝水也不曾离开岗位。不少人连续一个月都难回家与家人相聚,家里来电话时,话题却总也离不开高炉生产运行情况。终于,他们顺利完成了一高炉氧煤枪攻关,使京唐公司一高炉成为国内首次成功使用氧煤枪技术的高炉,填补了国内钢铁行业的空白。目前,一高炉氧煤枪氧含量达到60%,煤比达196千克/吨。

    大高炉的节能降耗是决不能忽视的,尤其是在钢铁市场遭遇“寒冬”的时候,如何在降低成本上实现新突破是所有人都在思考的问题。2015年底,一高炉又创造性地决定开展大球比试验。但这个试验却是一块地地道道的“硬骨头”,国际先进钢企对此技术封锁,国内无先例可循。可它带来的数以亿计的成本让所有技术人员心驰神往。作业长王正新说:“的确很难,摸着石头过河呗,也没什么害怕的。”在上级的指导下,团队成员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在试验期间,他们吃住都在高炉,不停地分析试验数据,讨论试验方案,有的工长甚至下班也不愿离开,想再多看一会儿、多学一点儿。慢慢地,从初始33%的球比逐渐增加到41%、46%、51%,试验期间一高炉全风、炉温水平、经济指标情况稳定。2016年8月,一高炉球团比例再度突破,达到60%,彻底打破了国际技术封锁。

    人才是第一资源

    一高炉践行“人才是第一资源,人人皆可成才”的人才理念,围绕提升员工能力素质,以培养高水平、高技能的人才为目标,加强管理,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他们通过每年编制培训工作计划,分级落实学习任务,规范学习内容,形成学习常态化,并每周组织高炉炉况分析会,为一高炉顺行打好基础。通过定期举办技术培训、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等活动,提高岗位职工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一高炉结合大班制的工作特点,采取碎片式的培训方式,班前班后集中学习、班中轮岗或师带徒的实操方式,有效缓解工学矛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把日常工作内容分解成知识点,如标准化操作、事故案例、安全措施、合理化建议等转化为学习内容,引导职工在工作中做到标准化操作,不断提高技能操作水平。在集控工、炉前工等关键岗位间开展了“岗位之星”劳动竞赛活动,每日评比,每月总结考核,营造竞争氛围,激发职工学习工作热情。另外,他们还以技能大赛为契机,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每年组织人员或参加各级别技能竞赛活动,借助大赛,挖掘人才、突出人才,加强精尖人才的培养。2015年,一高炉工长王喜元获得首钢总公司举办的炼铁工技能竞赛冠军;2016年北京市举办的信息化职业技能大赛中,一高炉作业长李宏伟又一举夺魁。一高炉还注重加强技术交流,不断与国内外先进企业交流对标,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为实现进一步提高积蓄力量。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首钢京唐:“冠军炉”之路
  • 【上市公司】一季度首钢股份实现净利润4.97亿元 同比增长174.64%
  • 首钢召开2017年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 快讯:首钢长钢建材出厂涨50
  • 首钢总公司召开长钢公司监督检查整改工作通报会
  • 首钢京唐公司混堆混取料机实现无人远程控制
  • 首钢矿业公司机械厂磨球项目部变废为宝降成本
  • 首钢首秦:以点带面抓创新 激发活力促发展
  • 首钢股份公司物资供应公司保供降本齐发力
  • 首钢:把困难估计更充分 坚定信心保持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