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农历五月初八,夜里,月色下的首钢股份公司,除了轻微的机器运转声音,一派寂静。23点过后,这份寂静被打破,一号高炉平台热闹起来,主控室前涌出一群人,他们戴着安全帽,脖子上裹着毛巾,挎着防尘口罩,在准备参加一场战役——高炉扒料。
高炉扒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苦仗、硬仗、恶仗,这活又脏又累,又烤又烫,虽然穿着阻燃服,带着防护口罩,但人在里面连续干上十五分钟左右就不得不进行轮换,职工们每次扒料后都会落下标志性的“熊猫眼”。在首钢炼铁系统,向来流传一句话“炉外保炉内,全厂保高炉”,每次高炉扒料都是对全厂职工的一次动员。今年股份公司一号高炉扒料却不同以往,在转型提效攻坚战下,各单位人员都在大幅压缩,仅凭炼铁作业部一家,实在难以完成扒料重任,如果外委,则需要支付一大笔费用。为此,股份公司各家单位,包括机关部室,都纷纷支援精兵强将,做到扒料工作百分百由股份公司自主完成。当日深夜,在高炉平台上的人群中,多数都是各单位派来的援军,这里不乏各作业部和部室的领导,也有股份公司领导。
越是艰苦的战斗,越能锻炼、考验一支队伍的精神和意志。零点刚过,一台小型挖掘机从高炉炉顶缓缓降下。凌晨一点,扒料大战正式打响。风镐尖叫了起来,铁锹和挖掘机的长臂不停舞动。当记者从直径63公分的风口再次钻进炉内,准备打开闪光灯拍下这个壮观场面时,相机罢工了。摁下快门后,只见闪光灯不停地闪烁,却不曾有那声熟悉的“咔嚓”,原因在于炉内金属粉尘含量太浓,导致相机曝光过度,难以成像。在风口平台上,第一拨援军在忙碌着,他们是热轧作业部和物资供应公司职工,共43人。风口不断排出物料,炉外的同志抢着把这些物料装进小车,然后推到平台边上经由一个大簸箕倒进一辆红色的卡车里。
约一个小时过后,炉前休息室进来十来个人,其中脸像“大花猫”的炉前班长董银虎进门就打开柜子,拿出一沓滤棉。他走到一名职工跟前,说,“来,换换吧。”这名职工打开防尘口罩,及时更换了滤棉。这些炉前工个个经验丰富,他们这次的工作区域在炉内,与挖掘机并肩作战,负责将物料运送到炉外,体力消耗最大。炉前四个班组全部上阵,轮番作战。其中乙班职工正在休班,却一个不少地来到现场,对此,他们只有一句朴实的话“这是我们该干的。”他们全程参与了这次会战。
参战人员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诠释了股份人的过硬作风。大家分批轮流冲进炉内,用风镐打、用铁锹铲、用钢钎撬,鼓着劲地清理炉内的渣铁粘结物。脚底热腾腾的炉料、排山倒海的热浪……这一切并不足以吓倒股份人,一个个毫不服输,挥汗如雨。炉外也呈现出一派快节奏、高效率的景象,来自机关部室和各作业部的职工负责炉外清料工作,大家各司其职,用耙子搂、铁锹铲、小车推,将炉料源源不断地运到车斗里。
6月3日凌晨两三点钟时,人们早已安然入睡,而一高炉风口平台上繁忙依旧,激战正酣。物资供应公司的青工许宏博,身高超过两米,他推不了小推车,只能负责在风口往小推车里装料。那时候,红色的渣铁开始源源不断地排出来,许宏博弯着腰,不停挥动铁锹,脸被火红的渣铁块烤得生疼,而后背早已湿透。凌晨2点多,许宏博和同事们正在忙碌的时候,另一批人正急忙赶往现场,他们是扒料的第二梯队:制造部和能源环保部职工,他们负责扒料的时间段是凌晨4点到早上8点。
早上7点24分,当记者再次爬进炉内时,两个红色的大坑已经挖成。这时候,身穿白色阻燃服的炉前工被“赶”出高炉,原来是挖掘机要加油。扒料过程中,挖掘机帮了大忙,负责挖掘机操作的都是公司职工创业中心的人员。这些人分三拨,轮流作战,但不管哪一拨,都非常注重安全。油箱温度检测,机身洒水,加油等等,每一个细节,他们都首要做到的就是安全。从炉内出来后,记者与制造部的王德喜聊了一会儿。他是一名“老首钢”,之前也经历过扒料,并且是在炉内。聊起这次扒料,他略有遗憾,因为没有尽兴。王德喜是一名六零后,他自觉不老,扒料时也当仁不让,冲锋在前。不过,与他同行的八零后青工们不这么看,他们从王德喜手里抢过了重活累活。王德喜拗不过年轻人,后来他只能干一些“溜缝”的活,比如用铁锹捡拾一些洒落的红色渣铁,防止烫伤同事或烧损平台上的胶管。而那些青工们,比如李玉鹏、青靓、侯长波、呼智勇等等,下“战场”时,都觉得有点“腿儿软”,但大家眼神里也都透露着一丝兴奋。这时候,股份公司领导们再次来到炉台,向各参战职工致以亲切的慰问。
喧嚣的现场、泛着红光的焦炭与现场干部职工的干劲、热情相互交织,演绎着本次系列检修最艰苦的战斗。此时,所有参战人员心中都坚守着一个信念,那就是必须按时按要求完成扒料任务,为下一步高炉顺利送风出铁创造最有利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