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文化是生命的灵魂。面对行业由增量发展向存量优化转变的新常态,产品、服务、技术、市场等方面的综合竞争,直接体现在“质量”这一层面,最终决定于“文化”这一根源。因此,将质量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努力将质量文化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全员行为规范、岗位准则和价值取向,是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塑造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是高质量发展的柔性支撑。 质量文化建设应坚持精益管理。树立“产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理念,摒弃普材思维,将工艺控制作为核心,加严全过程管控,让每一道流程工序都成为出厂“最后一关”。用足用好丰富的信息化、模型化、智能化资源,让越来越多的技术元素在全过程管控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让数据说话、用数据说话,真正“把资源变成竞争力、把元素变成活力,体现在产品、工艺、质量上”。 质量文化建设应注重协同增效。以需求为牵引,准确辨别、无损传递、精准实现客户需求,有的放矢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客户抱怨、质量异议,用“源头介入”避免“事后诸葛”。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外部客户关切、内部管理弱项,持续整合产销研力量开展协同攻关,借助PDCA等方法工具,各司其职、汇聚合力,推动“一贯制”质量管理体系落实落地。 质量文化建设应培育全员价值。牢牢绷紧全员质量之弦,深入开展质量教育、培训、宣传,让保证质量成为全员上下共同的行为习惯,营造上下一心共抓质量的良好氛围,形成“零缺陷”的质量文化。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在产品质量上追求卓越,严格执行工艺标准,降低操作随意性,让崇尚质量、精益求精成为全员共同价值导向和行动指南。发挥绩效引领作用,引导全员在质量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和自律性,激发热情、释放活力,营造“质量关系人人,人人关心质量”的浓郁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全员质量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