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钢集团唐钢公司坚持一切以效益为中心,将精细化管理深入贯穿备件管理各个环节,梳理各环节费用管控关键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攻关,通过实施备件国产化、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优化备件品牌等举措。截至5月中旬,共节省设备维修费用210万元。 备件国产化正在进行时 “近期,我们完成了1580生产线进口滤芯国产化攻关项目,摆脱了对进口备件的依赖,下一步将在唐钢全范围内推广,预计年可节约220万元。”5月14日下午,唐钢设备机动部技术员丁仕明在工作现场跟笔者说。 为进一步实现备品备件精益管理,唐钢统筹谋划,周密部署,遴选技术骨干组建了攻关组。经过现场调研,攻关组成员发现,1580生产线滤芯装机量约有294个,滤芯种类19种,为满足生产工艺要求,该区域使用的滤芯都是进口备件,一个水杯大小的滤芯单价就要1000多元。 对此,攻关组成员马上协同相关部门开展了技术攻关。考虑到品牌替代的风险性,他们结合实际工况开展了多轮试验分析,仔细检测滤芯性能,全面评价原装滤芯和替代滤芯在过滤精度、纳污容量、平均过滤比等方面的差异;检测替代滤芯与液压油的相容性,分析不同滤芯材质对液压油的油液理化性能的影响,再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调整,直至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历经一个多月时间,大家终于攻克难关,在粗轧高压、精轧高压系统的液压设备上成功安装了国产滤芯,并跟踪使用效果,通过检测,确认这批国产滤芯完全能满足使用要求。 此外,攻关组还制定了轴承、电缆、减速机等进口备件和油品的国产化推进计划,通过与同行对标、研究分析,不断在使用寿命、运行性能、成本费用之间寻求最优性价比,在保障设备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实现设备精益管理。 设备使用寿命长一点、再长一点 5月15日清晨,唐钢设备机动部技术员贾锋来到2050生产线回访,了解到自从上料区域上钢辊道的传动形式实施改造之后,该设备运行一直很平稳,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今年以来,唐钢坚持向技术要效益,全面开展节能降耗、提高设备稳定性的升级改造工作,组织技术骨干细致梳理了需要高频次更换备件的设备,切实找准效益流失点,通过技术手段精准消灭备件管理难点。 2050生产线板坯上料区域现有上钢辊道77根,卸板台2套,均是将连铸机的热板坯或冷态板坯运送到加热炉的关键设备。工作中,冷却后的板坯由于吊装、码放等原因造成弯曲变形,在辊道上运输时对辊子和减速机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加上板坯产量的持续增加,使设备维护费用随之增加。 针对这一难题,技术人员发起攻关,深入现场分析研究,决定优化上钢辊道减速机电机参数,改造传动形式。 在综合考虑安全、成本、操作简单的前提下,攻关人员反复梳理了各类联轴器的参数和性能并反复对比、试验,最终确定了改变减速机和辊子的联接形式和减速机降低传动比的方案,用万向轴联轴器代替了之前的鼓形齿联轴器,同时通过增大减速机齿轮模数,增加了输出扭矩,有效降低了板坯对减速电机的冲击力。 这套装置投入使用后,设备使用寿命增加了2倍,大幅降低设备停机检修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年可节省维修费用50余万元。 “新的传动方式,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故障率低,无易损易耗件,并且能减小减速机与辊道之间的振动冲击,弥补了鼓形齿联轴器对精度要求高的不足,可谓一举多得啊!” 贾锋高兴地说。 为进一步保障设备稳定高效运行,将精益管理落到实处,唐钢还组织技术人员实施了动力部30万m3高炉煤气柜导轮轴套改造、转炉煤气加压机叶轮做陶瓷缓粘耐磨涂层防护处理等攻关项目,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提高了运行稳定性,降低了运维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