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钢集团唐钢公司机械装备事业部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依托再制造、精度测量和高压试验技术优势服务产线,助力内外部客户设备高水平运行。1-10月份,该部机加工修复效率、业务量持续提高,产值同比增加7.4%,产品一次检验合格率达到100%。 项目制管理 推动技能提升 “得益于项目组内各小组的共同配合,这个月咱们的辊类项目攻关效果很好。”11月11日,在机械装备事业部再制造修复中心项目制会议上,该中心主任、项目负责人佟秋高兴地向大家说道,“工艺优化以后,辊子的堆焊层减薄了至少2毫米,不仅节省了20千克焊丝和10%的人工费用,还为后续的精车工序提前了半个台班的交付时间。” 该部持续深耕自身行业领域,明确了3大类核心产品,以占领核心技术高地为目标,积极承接设备修复任务,为用户提供长寿命、低费用、高性能的备件修复产品和技术服务。辊道、车轮等常用消耗备件的再生修复就是该部的3个核心产品之一。修复的热轧用辊道辊主要分为3道工序,要先拆解去皮,再堆焊,然后精车组装后成品。堆焊优化后他们并没有止步,后道的精车环节,工艺优化还在持续。 在机加工车间,佟秋拿起工具架上一个拇指大小的金属块向笔者介绍:“这是机加工用的车刀。将从前的老式车刀改进为新式车刀并优化加工程序后,作业效率提高了1倍以上。” 从生产到经营,该部全方位对核心项目的目标产值每天分解、每周对比、每月按指标考核打分。为了减薄堆焊层,该部操作技能专家李国刚优化堆焊电流电压、将标准化数据完善至工艺单和操作确认表,并优化人力技术构成,开展数十次实操技能培训;为了找到合适的刀具,机加工作业区作业长霍子明组建攻关小组,与厂家沟通协作,现场试验并记录总结各项数据,尝试了不下十余种刀具,并根据试验结果动态调整了主轴转速、进给量、切削深度等关键参数……各个作业区、职能科室之间互相配合、团结协作,共同朝着全年生产经营任务目标迈进。 今年以来,该部在项目制模式下,圆满完成各项重点任务,组织开展了热轧用芯轴、高硬度辊和飞剪等一系列高附加值产品攻关项目,形成攻关课题14大项,攻关措施50项。 技术创新助力产线创效 “你看这条曲线,这就是二倍频,这个频率的出现意味着轴承已经出现了初期问题。”11月10日,在高强汽车板有限公司镀锌线风机旁,机械装备事业部生产技术研发室技术员安晓星紧盯着便携式振动分析仪的屏幕介绍说。 他正在进行在线检测,从振动频率分析,风机内部已经出现劣化趋势,下次周期检修调整后便可以消除故障停机的隐患。安晓星此次纳入在线振动监测系统的单体设备有26台,经数据分析,有2台设备处在不稳定状态,需要现场加强关注,其余设备振动数据正常。而后,一份详尽的振动分析报告和解决方案被发送到了用户手中。 跟随安晓星,笔者来到高强汽车板有限公司4号镀锌产线炉鼻子区域。他指着正在稳定运行的设备介绍:“这里面是炉鼻子吹扫装置。改造过程中,从项目方案、图纸、工艺到试验件制作,都是我们与用户积极沟通协作后实现的。现在设备使用效果较改造前大幅改善,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新技术的应用能够带来效率和效益的双提升,但要得到用户的认可还远远不够。该部紧跟产线和外部用户需求,积极应用新技术打造长寿命、低费用的备件产品,并推进高精度空间测量、振动分析和高压设备预防性试验业务,为用户创造更大价值。 “之前,我们通过高精度空间测量调整技术,使用户设备运行水平大幅提高,取得了用户信任,为这次的顺利中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刚刚从河钢中厚板投标回来的生产技术研发室主任达文弟高兴地说道。 该部深挖营销潜力,积极为用户创造价值,通过建立沟通机制紧密联系用户、提高产品质量,拓展效益增长新空间。高压预防性试验及不停电检测,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发现高压设备潜伏性隐患。在承接唐钢新区内部2座高压变电站、11座变电所、几十座配电室和唐山佳华煤化工有限公司、高强汽车板有限公司等集团区域内的试验任务后,该部顺利拓展外部市场试验业务,电气维检中心实现人均产值20万元的经营目标。1-10月份,该部依托优势技术、拳头产品的推广实现内外部市场创效,在完成了周边民企连铸机校弧项目的基础上,拓展了周边钢厂连铸机校弧、冷轧产线辊系测量调整等多项业务,实现创效180万元以上,为外部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