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钢集团唐钢公司炼铁事业部以高炉为中心,以稳产、高效、低耗为基础,全面开展烧结矿、球团矿质量提升攻关,严抓过程管控,优化工艺流程,强化质量管理,为铁前系统稳定高效运行提供有力保障。2月份,该部1号、2号烧结机烧结矿吨矿成本环比降低1.06元;球团矿吨矿成本环比降低26.61元。 精准对标烧结矿成品率再提高 “2月份,1号、2号烧结机烧结矿成品率环比提高了3.4%。”3月3日,在炼铁事业部技术质量工作例会上,烧结矿成品率攻关项目负责人、技术室高级主管李兵汇报了近期攻关成果。 炼铁事业部深入对标行业先进企业,针对提高烧结矿成品率开展技术攻关。以工艺设备改进和烧结矿成分优化为切入点,强化全过程质量管控,进一步增强烧结工序的生产保障能力,为高炉实现经济冶炼奠定良好的基础。 提高烧结矿成品率是降低烧结矿成本、改善烧结工序技经指标的有效手段。年初,该部对标同行业先进企业关键技经指标时发现,1号、2号烧结机的烧结矿成品率相较于行业先进水平仍有较大的提高空间。为此,李兵牵头组织生产、工艺、设备等系统技术人员成立联合攻关团队。团队深入现场,全面梳理了烧结工艺流程,并发现工艺操作不稳定和设备运行参数不合理是影响烧结矿成品率的两大关键因素。团队多次召开技术攻关会,结合生产实际反复论证,决定从改善布料效果、优化烧结矿成分、调整关键工艺参数3方面着手,研究制定工艺改进措施,以提高烧结矿质量。 团队协调维检力量,开展设备优化改造攻关,通过调整布料辊的安装角度、间隙和转速,使混合料在台车上分布更均匀,既增加了料层厚度,又改善了料层透气性。在此基础上,他们改进布料微调闸门,有效解决了圆辊布料不匀及杂物卡阻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台车料面平整度。团队精心配比烧结原料,综合考量原料的化学成分、冶金性能等因素,制定最佳配料方案。通过优化焦粉和返矿粒级、调整除尘灰配加策略、合理配矿等措施,使烧结矿化学成分控制更合理,进一步提高了烧结矿品位和强度。此外,团队建立日核算、月考核制度,严格控制关键工艺参数,根据实际测算,确定终点位置、终点温度受控率控制标准。该制度实施后,关键工艺参数受控率显著提高,为稳定工艺参数、提高烧结矿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团队持续攻关,1号、2号烧结机烧结矿成品率显著提高,有力推动烧结矿综合成本降低。 技术攻关球团矿品质向优升 3月4日,在炼铁事业部球团作业区造球盘区域,日班作业长张永仓正在仔细查看生球外观质量情况。“截至目前,球团矿抗压强度达到3050N/球,落下强度为5次。球团矿质量攻关效果已经显现出来了。”一旁的值班作业长李斌向张永仓分享了这个好消息。 今年以来,炼铁事业部持续加大质量管控力度,开展球团矿质量提升攻关,围绕提高低价料适应性、智能化改造、工序协同等关键环节下功夫深挖潜。 带式焙烧机作为球团产线的重要设备,其运行效率和焙烧均匀性直接影响球团矿产量和质量。张永仓在日常巡检中发现,由于人工操作原因,焙烧机各区段温度波动较大,导致球团矿强度不均,对高炉炉况稳定顺行产生影响。 “咱们是高炉生产的上道工序,也是关键一环。工序协同和衔接做不好,高炉生产就不稳。咱们必须得保质保量把好关,夯实高炉高效运行的基础,为整个炼铁生产保驾护航!”在作业区技术攻关会上,张永仓总结道。 为解决这一问题,张永仓组织作业区技术骨干成立攻关团队。团队系统梳理焙烧温控曲线、风场分布、燃料利用率等焙烧机生产的工艺参数和流程,通过反复摸索试验,制定出最优工艺调整方案。团队从精准控制焙烧温度、调整球团铺料厚度等方面研究制定工艺改进措施。他们优化各焙烧段温度,精准调控各工艺段温度,并根据不同矿种特性,优化球团布料方式,确保焙烧温度均匀,提高球团矿强度;通过智能配料系统实时监控下料量,提高配料精度,同时采取动态调整辅料配比的方式,在不断提高低价料配比的同时确保成品质量;调整造球盘角度,优化造球盘打水点,确保造球粒度均匀,改善球团矿成型质量。经过一系列攻关,球团矿抗压强度、落下强度等质量指标明显提升,为高炉提供了更优质、稳定的原料支撑。2月份,该部球团矿吨矿成本环比降低26.61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