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河钢集团唐钢公司炼钢事业部转炉作业区2层平台上,气氛格外热烈。随着“咔、咔”几声清脆利落的机械运作声响起,在场所有人都难掩激动地鼓起掌来。“成功了!以后探头脱卸异常再也不用跑到四层平台去处理了!”一助手赵明兴奋地说道。炼钢工赵建、宿洪建等人脸上也都洋溢着欣慰与自豪的笑容。 该事业部持续强化员工队伍能力建设,全力培养“一岗多能”的“跨界”人才,致力于将人工劳效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该部转炉作业区炼钢工赵建和宿洪建,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不仅具备专业的炼钢资质,还主动考取焊工作业证书,以精湛的多领域技能成为当之无愧的“多能工”。 转炉副枪系统安装于四层平台27米高处,完成测温取样后自动脱卸已用探头。然而,该系统自带的脱卸装置存在原始设计的弊端,一旦设备出现异常或探头自动安装存在细微偏差,新探头就会被副枪系统误判为已用设备,进而实施自动脱卸,造成报废,增加备件成本。面对这一棘手的难题,赵建和宿洪建主动请缨、勇挑重担,决定升级改造探头脱卸装置。 凭借着日常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在焊工考核中学习到的扎实技能,他们反复试验、不断优化,经过多次的尝试,最终成功设计出全新的探头脱卸装置。该装置可精准识别设备异常状态和安装偏差,最大程度降低误判率,增加探头使用频次,进一步节约备件成本。考虑到职工日常处理探头脱卸问题的困难,他们打破固有思维,创新将新装置改装到二层平台,在满足产线正常运行的同时,大大减轻岗位职工劳动强度,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 新装置投入使用后,运行稳定可靠,效果立竿见影,经核算,每年可为产线节约备件费用12万余元。“我们已经将本次攻关经验分享给岗位上的同事们,希望能激发大家更多的创新热情,快速成为‘多能工’人才,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赵建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