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河钢集团唐钢公司炼铁事业部3号高炉中控室内,资深专家董国强正紧盯主控画面,“第672次铁口开启成功,铁口深度正常,炉温稳定,铁水成分预测达标!”他紧绷的神情终于舒展开来。 在月初的炼铁事业部生产经营例会上,董国强主动请缨认领了高炉提煤降焦与降低燃料成本的攻关任务并迅速集结高炉生产与技术骨干展开了一场攻坚战。 燃料比是衡量高炉成本控制水平的重要指标。燃料比每降低1kg/t,就能为生铁成本带来十分可观的效益。在行业内,提高热风温度是降低高炉燃料比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为将风温快速提升上去,攻关团队接连召开了数次研讨分析会。不久后,团队决定从热风控制的源头入手,明确了“合理控制烧炉参数”这一方向,随后,团队便马不停蹄地投入热风烧炉工艺优化中。通过对现有控制参数的计算、模拟以及反复尝试,攻关团队逐步将风温提高了2℃。 然而,事情并不总是一帆风顺。风温调整后的第二天,突然出现下料曲线和壁体温度曲线由整齐排列逐渐转为不规则震荡的情况。高炉专家王浙航立即拨通董国强的电话:“风温提高后,因产生气态一氧化硅导致炉内透气性变差、压力升高,如不尽快解决,可能会出现频繁悬料、塌料现象。” 董国强第一时间赶到中控室。凭借丰富的特殊炉况处理经验,董国强果断调整布料角度和圈数,有效降低了壁体温度与静压波动。随着调整措施持续实施,炉内压力逐步降低,各项参数曲线渐趋平稳。 “上部问题已解决,现在要确保出铁顺畅。只有后续几个铁次出铁正常,才算真正的炉况稳定。”董国强向攻关团队强调后,立即带队赶往现场指导开铁口作业。伴随开口机的轰鸣声,炽热的铁水喷涌而出。经确认铁水品质合格后,众人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经过团队持续努力,3号高炉炉况显著改善,产量与铁水质量同步提升。截至目前,该高炉风温较攻关前提高5℃,燃料比下降8.7kg/t,经测算,其效能提升幅度已超越国内同类型高炉平均水平,达到行业先进标准,折合吨铁成本降低3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