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党员,一面旗帜,这里的党员以争做“四优”党员为目标勤奋工作。一个党支部,一座战斗堡垒,这里的支部领导带头为争创“四强”党支部不懈努力。这是一支讲团结、能战斗的集体,2009—2014年,先后三次获得通钢公司先进党支部称号,今年被评为首钢模范党支部,这就是通钢公司烧结厂烧结二车间党支部。
该党支部有5个党小组、26名党员,其中19名党员担任班长及以上职务。该党支部立足车间实际,以争创“四强”党支部、争做“四优”党员为目标,着力于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通过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有效规范工作流程,使党支部各项工作和活动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他们把“三会一课”作为向广大党员讲形势、讲任务、讲责任,倾听收集广大基层党员意见或建议的有效载体和渠道,灵活把握活动主题,并以此为载体,形成指标攻关、降成本增效益、热点难点问题的专题讨论会,充分体现了“服务中心保障生产”这一主旨,每年收集基层意见达全车间半数以上。
支部成员深知领导言行对职工影响的重要性,坚持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职工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面对艰难的生产经营形势,把“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的要求充分体现在降成本增效益、生产管理、技术改造等生产实践中。支部成员每天提前来到单位,了解夜间生产情况;白天经常深入班组岗位,与职工亲密接触,放下架子与职工交流沟通。在关键指标、重要环节上主动想办法、出实招。车间主任是一名具有多年党龄和工作经验的党员干部,工作中的热情和劲头比年轻人一点都不差。针对降低能源消耗,在采取合理布置岗位照明等措施的基础上,他着重从大型电器设备入手,对2台6000千瓦吸风高压电机采取分段启动的方法,使风机启机到生产的时间由过去2小时压缩到1小时左右。他提出的根据烧结矿温度及室外温度等情况,及时启停风机的方法实施后,每少转一台风机每吨烧结矿降低电耗1.5—1.8度。
支部成员孙继东、李云龙等党员瞄准关键指标全力组织参与攻关活动。通过对标学习,在烧结机上安装了松料器,有效减少料面拉钩现象,使料面变得平整饱满。他们改变主体与辅助、生产与服务的思想界限,主动在配料皮带秤下部安装了筛除杂物的篦条,切实减少了原料杂物对烧结机生产的影响,确保烧结矿产量、质量指标保持较好水平。2014年,生产烧结矿超计划195190吨,烧结矿综合合格率比计划提高2.23%。
该支部高度重视党员队伍建设,在抓好党员培养发展的同时,狠抓队伍的思想教育和能力提升。按照“保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构造、慎重发展”的方针,坚持有计划、有重点地教育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建立完整的档案材料,确保高质量发展新党员。几年来,发展的大学生党员很好地充实了党员队伍的骨干力量。为增强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热情,引导党员在岗位生产实践上有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他们把班组学习、班员素质提升、班组业绩等情况与党员业绩挂钩,树立一人强不算强,一人好不算好的整体观念。2013年以来,党员在岗位巡视、检查过程中,先后避免环冷机、烧结机等设备故障10多起。每项技术改造,每次指标攻关都有党员的身影。党员丁建峰和电工崔晓光、吴显旭、李春波等人,针对只有光电报警警示作用小的实际,利用检修时间,将冷却水压力显示表改为带两路报警输出点的显示表,把原有闪光报警改造为两次报警到自动跳闸保护的综合报警系统。每次冷却水压力低时都能准确及时报警,有效避免了停机事故的发生。
□编后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哪里任务最艰巨,党支部的模范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面对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通钢公司烧结厂烧结二车间党支部围绕“服务中心保障生产”这一主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员献计献策活动,解决生产难题党员冲在前面,用实际行动践行“平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豁得出来”的铮铮誓言,诠释着一个支部就是一座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鲜艳旗帜的深刻内涵。(冯丽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