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钢:“斤斤计较”撒下“节支网”

 //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6/1/29 9:10:05  兰格钢铁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近段时间,鞍钢集团攀钢西昌钢钒炼钢厂点检整备作业区点检员从岗位出发,开动脑筋“斤斤计较”,处处撒下“节支网”。

    “搭桥手术”显成效。铸坯在去毛刺过程中,固定框架的顶板和底座拉筋由于受力过大,顶板易发生形变,长期运行将导致整个门形框架变形,频繁的修复、更换是一笔不小的费用。点检整备作业区连铸点检组点检员周超潜心观察,对门形框架做了个“手术”:在毛刺机门形框架顶板与两侧导向座之间焊接6个钢卡子,在框架底座角部位置增加4个三角形拉筋并焊接牢固,使其在运行过程中能承受更大的冲击力。通过改造实施,门形框架极少出现损坏的情况,减少了毛刺机的维修成本,提高了铸坯质量。

    “小心思”换来大回报。2015年5月以来,转运跨3台360吨吊车在作业时主卷方向接触器故障频出,平均1个月更换3台。经排查,点检员发现该接触器盖板采用的是自攻螺丝,由于疲劳磨损,该螺丝滑扣造成接触器无法使用。对此,吊辅点检组点检员谢峰提出在接触器外壳增加4颗平螺杆并带上备帽,防止接触器外壳松动。从2015年10月改造完成至今,3台吊车没有更换过接触器,按每台接触器价格2.5万元、每年更换接触器36台来算,每年可节约备件费用90万元。

    “技改计”安全提质效果好。炼钢加料跨1号360吨吊车大车行走间的4组被动车轮组无更换检修平台,遇到检修时,检修人员需要站在轨道边缘上,悬挂安全带高空作业,既危险又影响检修时间和质量。吊辅点检组点检员黄飞通过现场观察,与班组成员一起共商“技改计”,利用厂内边角余料,在车轮外沿处自制了一个长1200毫米、宽600毫米的固定检修平台。该举措大大提高了检修的安全系数,并保证了检修的质量。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攀钢:“斤斤计较”撒下“节支网”
  • 攀钢在西南地区再增19个网点
  • “攀钢制造”抢占地方管网市场侧记
  • 控亏强基:攀钢“活下去”的必由之路
  • 攀钢成都达海产业园成西南最“牛”加工基地
  • 攀钢与川煤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攀钢夯实安全基础管理工作
  • 攀钢钒精益六西格玛项目运作加速
  • 攀钢:让非钢产业真正“活”起来
  • 攀钢高锅管、气瓶管、石油管等12项产品获中钢协质量“金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