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时间的跟踪检查,我们在炼铁事业部原料区域采用的国产电缆完全能够满足生产需求,经测算,每年可节约成本52万元。 ”在10月25日唐钢设备机动部攻关项目总结会议上,该部党工程师陈辉通报了这一好消息,极大地提振了团队的士气。 今年以来,设备机动部技术检修科组建专业攻关团队,营造全员协同作战、全力降本降费的良好氛围。一时间,团队成员迅速行动,深入剖析设备管理费用各环节,聚焦成本管控难点发起了攻关。 炼铁事业部原料区域封闭料库的4台卸矿车由进口卷筒电缆供电。“经统计,该段电缆共计330米,价格为每米2780元。工作中,因为磨损老化每两年就需要更换一次,这不仅增加了备件费用,还影响到生产运营的连续性和安全性。因此,寻找一种价格低、性能可靠的国产电缆来替换,成为了我们攻关的重点。”攻关团队成员电气技术科副科长陈洪波介绍说。 在决策过程中,团队成员充分考虑了国产电缆的技术指标、耐久性、适配性等因素,力求找到最佳的国产化替代方案。 他们广泛查阅了电缆技术领域的最新文献,深入了解了国内电缆材料的最新进展、制造工艺的优化以及性能提升技术,将国内外电缆产品的技术参数进行了对比,并与其他钢企交流对标,全面了解其产线的电缆选型、使用效果及成本结构。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团队最终选定了采用具有低磨损、抗扭转特性,并配备有内外护套的国产化电缆作为替换方案。 在性能测试阶段,团队对国产电缆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和分析。在确保国产电缆性能卓越、完全满足生产需求后,攻关团队利用设备检修时间有条不紊地完成了电缆的更换任务。这批国产电缆投入使用后不仅降低了备件费用,而且显著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 同时,团队将对其他产线的进口电缆进行统计,通过详细数据分析,将更多高性能、低成本的国产电缆引入生产线,以进一步降低备件费用,为企业增创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