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在河钢集团唐钢公司炼钢事业部转炉作业区平台,炉内正在冶炼的IF钢钢水犹如岩浆般散发出耀眼的红光。“出钢!”随着炼钢工一声令下,转炉缓缓倾斜,纯净如镜的钢水从转炉中奔腾而出。 IF钢,即超低碳无间隙原子钢,具有超优质的深冲性能,广泛用于汽车中各类复杂冲压件、外板等。由于钢水夹杂物是影响表面质量和冲压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钢水纯净度是确保IF钢性能的关键。 为进一步提升IF钢质量,该单位生产技术室科长张贺君牵头,组织转炉作业区技术骨干成立攻关小组,针对如何提升钢水纯净度开展研究讨论。因冶炼过程中,钢水夹杂物主要来自脱氧产物和二次氧化物,想要提升钢水纯净度,就必须实施“氧”“温”控制主线,降低钢水夹杂物含量,从而提升IF钢洁净度水平。 针对该问题,攻关小组决定通过优化溅渣护炉模式,保证转炉全炉役具有良好的底吹效果,同时,按照不同钢包热状态,降低转炉终点温度,进而将终点氧位控制在500ppm以下,确保钢水夹杂物含量达到最低。随后,攻关小组根据敲定的方案相继实施了优化措施,并组织上线试用。 此时,转炉平台上新一炉IF钢进入冶炼状态,攻关小组所有成员并坐在转炉主控室内严阵以待,“炉内温度此刻反应剧烈,注意关注温度变化。”炼钢工提醒道。“减少氧气吹入,加入冷料,将温度降到1660℃。”面对温度飙升,张贺君果断作出处理。炼钢一助手按照指令精准控制着氧气流量和冷料加入量,在化学的作用下,钢水温度逐渐降低并稳定保持在1660℃。几分钟后,炼钢工按下出钢按钮,钢水如同火龙般奔涌而出。 “成功了,终点氧位达到450ppm,钢水纯净度大幅提升。”生产技术室技术员杨锦涛兴奋地汇报着。此刻,热烈的掌声瞬间在主控室内爆发,那一张张满是喜悦的脸庞,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生动。 自该方案成功应用产线后,IF钢终点氧位≤500ppm的控制比例达到100%,显著提升产品质量控制水平,使IF钢洁净度更高、品质更优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