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在河钢集团唐钢公司炼钢事业部转炉主控室内,产品研发专家工程师姜仁波正密切跟踪工业纯铁的冶炼情况。由于钢水温度的分毫升降、成分的细微变化,都可能对产品带来影响,为确保万无一失,他的目光始终锁定着实时监测曲线,严格把控核心指标,全力保障冶炼平稳顺行。 二季度,姜仁波带领团队围绕硅钢系列产品和工业纯铁性能优化与成本控制展开技术攻坚,推动硅钢系列产品产销量环比提升52%。同时,其首创的“三步净化法”冶炼工艺,可精准调控超低硫磷工业纯铁中硫、磷、锰等元素,促进指标跃居国际领先水平。 量身定制方案 收获无取向硅钢“大单” 6月25日,在唐钢炼钢事业部转炉作业区,随着出钢口缓缓开启,炽热的钢水倾泻而下,稳稳注入钢包。“硫元素和氮含量均达到设定标准。”听到汇报,正紧盯无取向硅钢冶炼数据的姜仁波,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在前期市场推广中,姜仁波带领团队精准锚定了华南地区某无取向硅钢用量大户。经多次登门拜访,详细介绍唐钢先进的产线配置、高端设备优势和前沿技术实力,他们用真诚与专业打动客户,最终促成小批量试用订单。但客户提出严苛要求,在保证无取向硅钢基础成分的前提下,必须显著提升产品磁性能,并对硫、氮等元素含量制定了近乎苛刻的控制标准。 “客户需求就是攻坚方向。”姜仁波坚定地说,“我们要充分发挥协同作用,为客户打造专属优化方案。”随后,他带领研发团队迅速投入技术攻关。连续数月,他们扎根生产一线,在产线、实验室与会议室之间连轴奋战,经过多次技术研讨、模拟试验和数据验证,终于构建起全流程工艺优化体系。他带领团队精细化调控成分参数,将钢水中有害元素含量降至行业最优水平;优化结晶器冷却工艺,显著提高铸坯内部质量;与质量管理部协同建立原料全生命周期管控机制,全方位筑牢品质防线。 首批定制化无取向硅钢产品顺利下线后,经多轮严苛检测,各项成分参数均完美达标。在姜仁波和团队的努力下,客户肯定了唐钢产品和服务的硬实力,最终与唐钢签订了5万余吨大单,为进一步开拓无取向硅钢市场、提升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研成分体系 提升非晶工业纯铁综合效能 “通过开展非晶工业纯铁工艺优化试验,产品综合效能显著提升。”6月26日的炼钢事业部例会上,姜仁波汇报着在高端产品降本降费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这份成绩背后,凝结着他带领团队90余天扎根产线的智慧与汗水。 非晶工业纯铁作为前沿软磁合金材料,凭借高导磁率、低损耗及卓越耐腐蚀特性,成为高性能磁性元件的核心基材。姜仁波积极与行业领先企业深入对标,敏锐地捕捉到非晶工业纯铁产品在成本控制上的技术短板:“当前,我们的非晶工业纯铁生产工艺能耗与材料损耗指标,与行业标杆仍存在差距。” 为攻克这一难题,姜仁波迅速组建由技术骨干构成的专项攻坚小组。他们以生产流程图为作战图,运用FME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工具,对从原料配比到成品产出的每道工序进行“地毯式”排查,精准定位潜在风险点。针对不同客户的个性化性能需求,创新实施“一户一策”定制化工艺流程设计,在严守质量底线的同时,全力压缩工艺能耗与材料损耗,终于研发出一套全新工艺优化方案,实现了非晶工业纯铁生产成本的显著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