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在河钢集团唐钢公司炼钢事业部干部例会上,生产技术室高级主管张贺君带来振奋人心的消息:6月份,钢铁料成本环比降低6.16元/吨,高端产品产销量占比环比提升10.19%……这并非例行通报,而是全员优化指标极限挑战中的亮眼的“成绩单”。 唐钢把“千斤重担”拆成“千份指标”,通过将核心指标纵向分解到岗、横向落实到人,形成全员参与、层层递进的责任链条。6月份,炼钢事业部精心策划实施了涵盖成本、质量、生产组织等方面的15个生产经营指标竞赛,覆盖全员的比拼结出累累硕果:成本指标竞赛推动炼钢变动成本环比压降4.11元/吨;质量提升竞赛成效显著,高强双相钢烂边比例锐减50%,IF钢夹渣降判率降低42.5%,高碳钢边部裂纹发生率下降5%;钢水在包时间符合率竞赛更是刷新纪录,环比大幅提升45.21%。 成绩不仅来自内部较劲,还来自把客户需求直接“焊”进产线。为进一步打通各工序间的“堵点”,优化产品质量控制关键指标,唐钢建立了产销研一体化的沟通协调机制,实现生产组织与市场需求的深度融合。不久前,某知名客户因项目设计变更,急需将预订的常规尺寸耐候钢宽度缩减2%,并对产品可塑性和延伸率提出严苛要求。客服人员第一时间将信息反馈至产线,研发技术人员即刻行动,依托产品数据库和模拟软件,深入分析新尺寸下耐候钢性能稳定性,反复推演并精细调整轧制辊缝、速度、张力等参数。同时,依据客户需求优化尺寸偏差控制,使客户成材率有效提高10%;为确保产品性能达标,精准调控钢水终脱氧位、结晶器冷却模式与连铸拉速,最终使铸坯一检合格率同比提升0.41%。经过24小时的连续奋战,首批样品顺利下线。经严格检测,产品尺寸、性能等各项指标均完美达标。这份“钢铁速度”不仅赢得了客户高度赞誉,更让双方合作关系愈发稳固。 从指标竞赛激发全员内生动力,到建立协同机制精准对接市场脉搏,唐钢坚持以环环相扣的高效联动,聚焦生产经营痛点靶向施策,持续刷新指标“成绩单”,为产线稳健发展锻造坚不可摧的硬核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