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融金属作业中的安全风险,您了解吗?在钢铁冶炼、渣处理以及吊运等作业环节中,若铁水、钢水或液渣意外泄漏并接触到积水,又或者由于生产检查疏忽或操作不当导致顶枪、烟罩漏水进入冶炼炉等设备,这些水分会迅速汽化,进而引发剧烈的物理爆炸,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在高温熔融金属作业中,我们必须严格遵守一系列基本安全要求。 01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指南 > 吊运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在熔融金属的吊运环节中,安全至关重要。为确保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的安全操作规程。这些规程涵盖了吊运设备的检查、操作人员的培训以及吊运路径的规划等多个方面,旨在最大程度地降低安全风险,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在熔融金属的吊运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遵循一系列的安全操作指南。首先,应选用配备固定龙门钩的铸造起重机,以确保吊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其次,在吊运前,指挥人员必须仔细确认吊运区域内无人员、车辆或障碍物,以确保吊运路径的畅通无阻。同时,在吊运过程中,任何人员都应远离吊运区域,避免不必要的风险。此外,吊运作业应由专人指挥,起重司机在接到任何人的紧急停止信号时,都必须立即停车并确认安全,待指挥人员再次发出动车指令后,方可继续操作。 在铁水包的吊运过程中,必须确保副钩在翻包轴之前不提前挂入。此外,起重机的吊具、钢丝绳以及盛装熔融金属的容器耳轴等关键部件,应定期接受严格检测。一旦发现耳轴存在内裂纹、壳体焊缝开裂、明显变形,或耳轴磨损超过直径的10%,以及机械失灵、衬砖损坏超过规定标准,都必须立即报修或报废处理。同时,对于吊运熔融金属的起重机,在操作中若遇到停电、抱闸失灵等突发状况,必须依据既定的应急处置方案冷静应对。此外,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应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同时,不应采用水冷却熔融金属高温罐体和包体的方式来加速周转,因为这可能导致罐体、包体内进水,一旦进水,应立即撤离危险区域,待熔融金属液面上的水完全蒸发后,方可进行吊运作业。 
防止熔融金属遇水爆炸 在熔融金属的生产、处置和贮存过程中,必须确保设施附近以及运输线路和附近区域无积水存在,同时要警惕正上方可能存在的滴、漏水隐患。此外,对加入炉中的原料和辅助材料应进行严格检查,保证其干燥无水,例如向转炉中添加废钢时需特别注意。对于那些存在高温辐射和熔融金属喷溅风险的岗位,作业人员必须配备阻燃服及其他适当的防护用品,包括深色护目镜和防护面罩,以确保在处理高温熔融金属时的安全。 
高炉铸铁机操作时,务必确保扒渣导流过程在安全小屋内进行。 
> 熔融金属运输安全规范 运输高温熔融金属的过程中,车辆的安全至关重要。必须确保车辆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应对熔融金属的高温和重负荷。同时,车辆的设计和制造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包括防泄漏、防喷溅等措施,以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熔融金属的运输设备必须配备耐高温和防喷溅的设施,同时应安装完善且可靠的制动系统。此外,运输车辆应远离煤气、氧气、氢气管道下方、电缆通廊下方以及存在易燃、易爆物质的环境;若需穿越道路,其上方的管道应进行隔热处理。为确保运输安全,车辆需接受定期的安全检查、检测、维修和保养工作,包括混铁车的耐材维护等。在运输过程中,铁水重罐车(含混铁车)的速度不得超过10公里/小时,而在炉下或车间内部则应进一步降至5公里/小时以内。 在熔融金属的铸造过程中,安全至关重要。必须确保相关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性,包括耐高温、防喷溅的运输设备,以及完善的制动系统。此外,还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煤气、氧气、氢气等易燃易爆物质,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同时,定期的安全检查、检测、维修和保养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设备的持续稳定运行。在铸造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速度,确保铁水重罐车(含混铁车)在运输时的速度不超过10公里/小时,炉下或车间内部则应降至5公里/小时以内,从而保障铸造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 
在每次将熔融金属放入保温炉进行铸造之前,必须仔细检查流眼砖和流槽的完好性,并确保流眼与流槽的搭接处严密堵塞,以有效控制流眼的流量,从而防止熔融金属的冒槽现象。在倾倒熔融金属时,必须设立安全警戒区域,以预防熔融金属的飞溅或洒落可能造成的伤害。铸造机应配备应急水源,确保在遭遇意外停水或停电情况时,能够及时将铸造机流槽内的熔融金属完全冷却。 
> 泄漏应对与现场管理 在金属铸造、连铸、浇铸的整个流程中,以及吊运区域,都必须配备铁水罐、钢水罐、溢流槽和中间溢流罐等紧急排放和应急储存设施。一旦铁水罐等在吊运时发生泄漏,应立即将其转移至事故罐进行妥善处理。 一旦发生熔融金属泄漏事故,务必迅速采取行动,使用溶剂或沙土等材料挡住流出的液体,确保熔融金属不会大面积流淌进入水沟、电缆等管沟(空间),从而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高炉炉底应急设施至关重要,包括炉底受铁事故时的沙坑及铁钩应急溜槽,以及用于事故处理的事故沙坑。这些设施必须保持清洁干燥,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熔融金属作业现场,必须严格遵守一系列的安全管理规定。首先,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和更衣室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必须设置在安全地点,远离风口平台和出铁场的下部,其门窗设计也要避开铁口和渣口,确保人员安全。同时,这些场所不得设置在高温液态金属吊运可能影响的范围内,以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其次,熔融金属运行区域内的各类设备、电线电缆、管线和建(构)筑物等,都必须采取有效的隔热防护措施。这是为了防止高温熔融金属对设备和人员造成伤害,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 此外,对于那些承受重荷载、暴露在高温辐射和热渣喷溅等潜在危害下的建(构)筑物,应定期进行结构安全鉴定。这是为了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这些建(构)筑物的稳定性,从而保障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