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河钢集团唐钢公司热轧事业部2050产线成品库内,看着智能无人天车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各项运输工作,信息自动化部生产运维中心主管工程师刘晴向一旁的产线职工介绍着无人天车系统改进成效:“我们通过优化旋转编码器角度参数、实现电机速度自动控制等方法,成功让热轧卷在库区内调整朝向,随后沿运输链运往指定地点的目标,极大地满足产线的生产需求。” 三季度以来,该部引导职工在产线效率提升、降低运维费用成本等方面强担当、比业绩,助力产线质效提升。截至目前,刘晴带领攻关团队共计修复各型变频器15台,节约修复费用78万余元。 作为智能天车运维工作的负责人,刘晴在与产线人员的日常沟通中发现一个关键问题:由于冷、热轧间钢卷运输链方向与热轧成品库钢卷摆放方向不同,热轧卷运输需要通过地面车辆进行,进而产品成本上升。 为解决这一生产痛点,刘晴迅速牵头组建攻坚团队。团队从精准梳理产线实际需求入手,全面分析钢卷吊运的全流程,最终确定了通过夹钳转卷调整钢卷吊运方向的技术方案。方案落地后,成功实现了用运输链倒运替代汽车倒运,从根本上解决了运输方向不匹配的问题。 在完成上述改进的同时,团队进一步聚焦运维成本。刘晴发现作为天车关键部件的变频器故障返厂修复环节,不但周期较长、手续繁琐,而且修复费用较高。为此,他认真分析变频器故障特点,深度拆解测试现有故障变频器,并着手尝试自主修复。通过采购、更换损坏备件,团队在完成智能天车改进方案的基础上,完成了故障变频器的修复,不仅大幅降低了修复成本,也提升了备件供应的及时性,为产线稳定运行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