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包到位,温度1685℃,数据正常!”11月3日,河钢集团唐钢公司炼钢事业部2号转炉炉后加沙平台前,高级主管张贺君盯着炉前操作室的显示终端,当钢包红外线自动测温系统传感器精准跳出温度数据时,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自该系统投用以来,转炉作业效率显著提升1.5%。 在转炉工序中,钢包出站温度的精准把控至关重要。此前,产线依靠人工手动测温,不仅存在±5℃的测量偏差,单次测温要耗时2分钟以上,遇上钢包盖开关频繁时,还要反复测量,既影响生产效率又暗藏安全隐患。 “当前正是上下一心全力冲刺四季度的关键阶段,这种影响效率的老式操作方式必须革新。”在不久前的决战四季度攻关会上,张贺君的话语掷地有声。会后,他迅速组建攻关组,经集中研讨、头脑风暴,决定在转炉操作室安装红外线自动测温系统,以智能化技术替代人工操作,同步破解测温精度低、效率低、风险高三大痛点。 实现自动测温,高温型红外线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是关键。为敲定最优方案,张贺君首先梳理出“测温准、响应快、避干扰”三大核心目标:既要确保温度数据误差小于±1℃,又要保证钢包到位后10秒内出结果,同时必须避开钢包盖的运动轨迹,防止设备碰撞损坏。接下来的一周里,他带领团队蹲守在加沙平台,逐炉记录钢包到位时间、盖体开关角度,并用标尺反复测量不同高度的测温效果,历经几十次模拟调试,最终确定了传感器的最佳安装高度和倾斜角度。 如今,红外线自动测温系统已正式上线应用,可实时生成近30天的温度变化曲线,数据追溯效率大幅提高,为优化高端品种冶炼工艺、提升质量管控水平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