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股份公司7个职能部门干部调整配备到位之后,3月9日,相关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奔赴迁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投身到构建钢铁板块管理平台的改革中。构建钢铁板块管理平台是首钢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集团管控体系改革走出的第一步,对首钢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先试先行的重要意义。
首先,构建钢铁板块管理平台是首钢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去年以来,总公司党委坚持问题导向,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制定了《首钢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确立了“一根扁担挑两头”的发展战略定位,即:通过打造全新的资本运营平台实现钢铁和城市综合服务商两大主导产业并重和协同发展。围绕实现发展战略目标,提出“为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核心竞争力,围绕两大主导产业,探索构建相关业务板块。”“坚持统筹谋划与逐步推进相协调,逐步理清界面,做到每个业务板块功能、使命、职责清晰,协同保障有力。”同时,总公司党委组织相关单位专题研究各业务板块的发展。围绕构建钢铁板块管理平台,细化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分各阶段推进的工作安排,完成了将运输部划归矿业公司,以及把矿业公司烧结厂、球团厂划转整合实施铁前一体化管理的工作,并积极推进了专业管理职能整合。在此基础上,今年的首钢“两会”对构建钢铁板块管理平台进一步明确了具体措施和时间进度安排。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和落实构建钢铁板块管理平台工作,是首钢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现首钢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其次,构建钢铁板块管理平台是提高钢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构建钢铁板块管理平台的基本目标,一是提升活力,二是提高竞争能力。从首钢的实际看,这种管理方式有利于钢铁板块统一指挥、高效协同。总公司明确由股份公司负责钢铁板块的经营管理,按照行业发展规律、战略地位和专业化分工,对板块内企业采取相应的管理方式。目前,股份公司7个职能部门的组织机构、职责已经明确,干部调整、人员配备已经到位。随着这7个职能部门的组建和运行,形成了生产、设备、技术、质量、财务、人力资源、物资采购供应等方面整体协同、统筹安排、精干高效、业务清晰的管理平台,为钢铁板块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种管理方式有利于减少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率。通过专业管理职能整合,钢铁业三个管理层级压缩整合为一级,减少了中间管理环节,整合了各类资源,机构得到精简精干,必将促进组织效率和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
这种管理方式有利于管理贴近现场、贴近市场。组建的七个职能部门都是与生产经营紧密相关的部门,并且将办公地点选择在迁安,适应了现代化钢铁生产的迫切要求,使职能部门能够贴近生产现场,贴近生产一线,靠前指挥,更及时、更有效地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
再次,构建钢铁板块管理平台是集团管控体系改革,进一步建设精干高效总部机关的迫切需要。首钢“两会”提出要通过构建钢铁板块管理平台倒逼集团管控体系改革。这既是集团管控体系改革走出的第一步,是首钢全面深化改革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建设精干高效总部机关的需要。从经济发展规律和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看,只有使企业管控体系更加科学规范、管理能力更加协同高效,才能大踏步跟上时代潮流,才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比如,宝钢大力推进管理体系、组织架构的改革,将集团层面和股份公司的机构优化整合,两级压缩成一级,并持续改进,有效解决了决策机制反应慢、周期长、执行弱等问题。最近,宝钢又利用建设湛江钢铁项目的契机,大胆探索,在新公司进行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以确保行业领先地位;鞍钢、河钢等企业也都在整体运营机制、管理架构、薪酬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促进了企业效率效益的提升。因此,构建钢铁板块管理平台作为集团管控体系改革的第一步,既要走好、走实,又要敢于创新、突破,为集团管控改革摸索经验,做好示范,在集团全面深化改革中发挥出先锋作用。
总之,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对首钢而言,只有构建好钢铁板块管理平台,并进一步构建好集团管理体系,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要求,才能适应首钢转型发展战略的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齐心协力,高效有序地推进相关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各阶段的任务,真正走好、走实这关键的第一步,促进首钢改革发展再上新水平、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