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德国某重工企业相关负责人率队来到河北钢铁集团石钢公司轧钢厂大棒线生产现场,对已经修磨、探伤完毕的1000多吨钢材进行取样检验。看到较高的探伤合格率后,客户微笑着称赞:"质量很不错,完全满足发货条件。"该客户为世界级高端客户,在行业有很大的示范引领效应,公司产品得到他们的认可,无异于公司的产品在此类钢种的使用领域内拥有了专属的"绿色通道"。这个曾经令石钢公司轧钢厂头疼的钢种,是怎样成功征服客户的呢?笔者到轧钢厂一探究竟。
初次尝试,历尽风雨见彩虹
2014年5月份,轧钢厂的生产计划中多了一项新的生产任务,对54吨Φ152mm的非调质钢进行轧制。伴随着生产任务而来的还有一纸极为严格的质量标准,钢材表面不能有丝毫的磕碰伤,探伤精度必须控制在0.3mm以内、矫直弯曲度≤2.5mm/m......一连串的质量要求告诉他们,该批钢材是多么的"尊贵",生产过程容不得半点儿马虎。
如何完成这一艰巨的生产任务?初次尝试,技术中心、轧钢厂从上到下都严密布防,从钢材的加热、轧制、打捆,再到修磨、探伤等,每一个环节都慎之又慎。"就说对钢材的修磨吧!按照正常的生产程序,钢材都是通过上料台架整捆送至修磨机进行修磨。为了防止钢材表面出现磕碰伤,我们用天车将钢材逐支直接吊运至修磨机进行修磨,修磨完毕后,再由天车吊运至其他地方存放。"轧钢厂生产技术科工艺主管刘献达说道。
笔者了解到,为了满足客户对钢材表面"零缺陷"的要求,轧钢厂每修磨一根儿钢材都需要将近1个小时的时间,由于探伤也是单根儿通过,1个小时基本上能完成对4.4吨钢材的探伤,而正常的探伤是40吨/小时。当完成了对这54吨钢材的轧制后,大家都静候在探伤机旁,等待着探伤结果。这批钢材倾注了很多人的心血,他们期待着好的结果。然而,探伤机频繁的报警信号让他们的信心一点点减少,较低的探伤合格率让大家的心情由喜转悲。
轧钢厂一一找出不合格钢材的缺陷所在,他们发现大部分都是在修磨、探伤、吊运等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磕碰伤,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对于客户的严格要求来说,这些问题也是很棘手的。随即,他们对不合格的钢材采取人工点磨、探伤机修磨等补救措施,终于达到了客户的要求。最终,这批钢材客户全部接收。
再接再厉,看成绩更找问题
"虽然客户没有提出什么异议,但我们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还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来应对生产过程出现的问题。"轧钢厂生产技术科科长程志海说道。
7个月后,客户的第二批订单如约而至。结合此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技术中心、轧钢厂开展了一个高端新品探伤修磨工艺设备升级维护的技术开发项目,对钢材的运输、探伤、修磨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由于为该客户生产的都是大规格材,稍不留神就会造成钢材表面划伤,为此,轧钢厂综合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又制定出了生产该钢材的后部防磕碰伤措施。
"后部防磕碰伤措施对钢材探伤、修磨上料、收集打捆、修磨下料、搬倒、吊运等方面都有了更细致的保护方法。"轧钢厂生产技术科副科长叩志飞说道。轧钢厂在对钢材进行探伤、修磨上料时,要求天车缓慢地将钢材放在台架上,每次上料不能超过两件钢。探伤后打捆时,为了防止抱紧装置与钢材"硬碰硬"造成钢材表面划伤,特意改为人工收集。钢材吊运时全程使用吊带,运输过程中平车侧立柱及底部做好软防护。轧钢厂还在下料台架上加装一个挡板,防止钢材从台架上直接落入收集筐。"收集筐上加装一个挡板的装置,使修磨效率较之前提高3倍,探伤效率至少提高2倍。"刘献达向笔者讲述着小改动带来的好成果。
措施的改进使钢材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接连供给客户的两批钢材都得到了较好的反馈。轧钢厂在细数成绩的同时并没有忽略对问题的总结。"钢材质量的确有了提升,但是现场管理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客户也给我们提出了不少建议。"轧钢厂对生产现场垛位没有配备标识牌、合格材与不合格材分类摆放不明确等问题立即做出了整改。
久久为功,酝酿出成熟方案
在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的基础上,轧钢厂不断地探索着更细致、更严密、更有效的生产方案。轧钢厂将几次生产经验进行汇总,于今年4月份制定出供该客户产品的质量操作要点,多次修改后,这个酝酿已久的方案终于出炉了。
质量操作要点作为操作时的参照标准,对钢材的入炉、加热制度、轧制尺寸、长度控制、锯切等方面都有了系统明确的要求。为满足客户的检验要求,炼钢厂将每个大炉号拆分为主卡和两个副卡三个小炉号,并且区分出头尾坯。轧钢厂将三个小炉号按照顺序入炉,并做好头尾坯物料跟踪;三个小炉号全部入炉完毕后将入炉顺序传递给下一道工序。"不仅是这些,我们在对钢材取样的时候,对被取样的钢材做出标记,如果有了问题就能够追根溯源,倒推出问题究竟出在哪个环节。"大棒线丁班生产工段段长裴力勇说道。
质量操作要点出炉后,轧钢厂在细节处做了许多工作。运输钢材过跨平车的铁制立柱C型槽加上了木枕板;大坡度的修磨槽也改成了小斜坡式的修磨槽,并垫上硬塑料板;收集槽变成了平板收集,斜度变小了,钢材收集时的落差减少了,表面划伤的情况得到了很大改观。"这些钢材在吊装、运输、收集等过程中都使用了'软'包装,享受着'五星级'待遇。"程志海说道。也正是质量操作要点严格细致的要求和职工们不折不扣的执行力,使曾经令人头疼的钢种,转化成挑战市场的"一招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