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河钢集团唐钢公司高强钢材储运作业区一期成品库内新能源承运汽车一辆接一辆驶入。“高端产品的增量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各种困难,我们要主动出击,制定有效解决措施,坚决在年底冲刺阶段完成各项任务指标。”班前会上唐钢物流分公司高强钢材储运作业区丁班班长刘恩彤义正词严地说道。 今年以来,紧跟唐钢重点工作推进步伐,刘恩彤不断开拓创新,带领作业区技术骨干全力推进“操检维一体化”机制落地。结合物流业务实际,他参与主导多个改造项目,提高物流效率,降低作业区人工成本。 优化天车控制程序提高吊装效率 11月6日,高强钢材储运作业区二期会议室内,刘恩彤与技术骨干正在讨论天车控制程序优化后的应用效果。针对现有作业场景,查摆程序与工作流程的适配性和流畅性,在肯定新程序大幅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深挖其不足之处,为更好地完成上、下道物流工序高效衔接创造有利条件。 以往,天车自动化程序偶尔会出现电脑端检测到钢卷位置,但是天车没有及时发出运行指令的情况,影响吊运效率。发现异常情况后,刘恩彤为厘清程序的来龙去脉,联系作业区骨干组成创新小组。创新小组一部分人跟踪异常发生时现场作业情况,并做详细记录,另一部分人则着手收集原始程序资料,寻找解决突破口。 历经多次实践、修改,刘恩彤终于完成了新的控制程序。新程序增加了报警连锁控制,设定了夹钳负载感知强度、主钩高度及天车大车、小车目标位置等允许范围信息,使整个程序更严谨、报警更准确及时。该程序上线后,吊装效率提高了约10%。 定制过跨作业模式安全效率双提高 11月5日,物流分公司高强钢材储运作业区一期成品库内,在刘恩彤的精心调度、指挥下,承运车辆、天车、过跨车等运输设施依次完成启动、停车、前进、后退、急停等动作,在精准的自动化流程控制下,钢卷被安全且准确地送达指定位置。这一自动化装运流程不仅显著提高了作业效率,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还为满足高端客户的需求赢得了宝贵时间,同时确保了产品的外在质量得到了有效的维护和提升。 运输设施的每一个标准动作都蕴含着物流人的智慧结晶。自一期成品库投入使用以来,该作业区一直采用汽车倒运完成过跨。为保证生产效率,过跨作业全程实行人工操作模式。但人工作业模式劳动强度较大,刘恩彤决定想办法改变现状,确保过跨作业安全、效率双提高。 紧盯过跨车这块“硬骨头”,刘恩彤联合作业区技术骨干成立课题攻关小组,从耗费人工工时多、人员劳动强度大、存在操作人员撞伤安全风险等角度出发,细致分析其作业模式。 经过数次的头脑风暴和反复推敲,刘恩彤和团队终于制定出了一套详尽的改进方案。刘恩彤对方案的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反复的调整和测试,以确保其可行性与适用性,力求达到最佳效果。同时,攻关小组还为过跨车制定了专属的安全操作规程。经推广使用,该项改造年降低人工成本6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