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早晨,河钢集团唐钢公司设备机动部高级工程师杜树滨登录设备监测系统,分析烧结机漏风量变化趋势。当他看到漏风率波动曲线稳稳处于控制范围内,未见任何异常漏风迹象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今年以来,该部积极围绕设备管理的痛点、难点开展攻关,在保障设备稳定运行的基础上,节省设备维护费用。本次系统升级后,烧结综合漏风率降为35%,较同行业最好水平低10%,经测算,每月降本近十多万元。 烧结抽风系统漏风是业界的共性难题。为攻克这一难关,杜树滨带领技术骨干对设备状态监测系统进行了数字化升级改造。他们将数据测量技术与无线传输技术有机结合,把烧结烟道烟气氧含量数据纳入系统,创新性地增设了烧结机系统漏风率实时监测模块,并优化了基于量热法的烧结机本体漏风率及各风箱区段烟气温度、漏风率的动态实时监测模型,通过烧结机系统漏风率与本体漏风率联动监测,准确判断设备的健康状况,并设置了报警推送功能。一旦检测到漏风情况,工作人员便能立即收到预警信息,迅速响应,从而降低烧结过程中的电耗和燃耗,提升烧结矿的产量和质量。 除增设烧结机漏风率监测模块外,攻关组还以关键设备为控制对象,推进“万点受控”工程,在原有基础上,新增3000多个测点,通过时时监测关键部位控制点的振动、温度、压力等参数,让维护人员直观了解设备状态,同时,各项数据也会被实时记录和分析,形成设备的“健康档案”,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目前,公司在线监测点已突破10000个,遍布全厂各个角落。”杜树滨自豪地介绍道,“通过精准监测,我们成功实现了从‘被动维修’到‘主动预防’的转变,设备综合效率提升了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