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在河钢集团唐钢公司炼钢事业部转炉主控室内,最新一炉IF钢冶炼数据在监控屏幕上实时更新:转炉终渣全铁含量15.9%。“成了!”生产技术室高级主管张贺君难掩兴奋,在场的攻关组成员也纷纷露出欣慰的笑容。 不久前,炼钢事业部在高端品种冶炼中遭遇瓶颈:转炉终渣全铁含量长期居高不下,不仅造成铁元素损耗,更直接影响钢水纯净度,导致IF钢、硅钢等高端品种铸坯质量稳定性不足。 “终渣全铁每降1个百分点,不仅能增加铁元素回收量,更显著提升钢水纯净度。因此,只有攻克该难题,才能锻造出更高品质的优质产品。”在重点工作推进会上,张贺君的话掷地有声,道出了攻关的迫切性。 作为技术骨干,张贺君带头扛旗,迅速成立攻关组。接下来的时间里,张贺君带领攻关组成员扎根转炉生产一线,全程跟踪所有钢种冶炼过程,逐项记录渣面加入量、冶炼时间、转炉终点氧位等10余项关键参数。海量数据分析后,一个关键发现浮出水面:不同钢种对渣面的敏感度差异显著,传统的统一配比模式,已不再适应于所有高端品种钢的生产需求。 面对“一锅烩”的生产现状,张贺君提出“分钢种精准调控”的攻关方案。针对每种高端品种钢“个性”,分别调配不同铁水硅含量吹炼模型的最佳渣面加入量,从而适配不同钢种的性能需求。然而,试生产阶段并非一帆风顺,在按新参数冶炼IF钢时,炉口突然出现异常。凭借多年现场经验,张贺君当即判断,快步冲到操作台前与岗位工说道:“快,降石灰比例,提枪位!”岗位工迅速操作,在化学反应作用下,异常问题被迅速化解。 当晚,攻关组会议室的灯光亮到深夜。张贺君带领团队连夜复盘,在工艺模型中动态优化参数,确保让“药方”更对“症”。经反复精调,转炉终渣全铁含量成功降低2.14%,钢水纯净度得到显著提升,为IF钢、硅钢等品种钢的高质量稳定生产筑牢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