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出来了!低碳合金钢、中碳钢、中碳合金钢月平均粘结次数显著降低,年可节约物料成本46.8万元!”10月10日,在河钢集团唐钢公司炼钢事业部生产技术室工作例会上,高级主管张贺君拿着最新生产报表,向团队成员通报着近期攻关成绩,语气里满是难掩的兴奋。 进入四季度攻坚期,炼钢事业部锚定全年效益目标,引导广大职工以“敢啃硬骨头”的担当破解生产难题,为全力冲刺生产经营目标凝聚合力。 此前,铸坯粘结一直是困扰连铸工序的“老大难”问题。尤其低碳合金钢、中碳钢、中碳合金钢钢种,因钢水温度偏低,结晶器四周常滋生渣条,一旦进入调宽环节,结晶器宽板打开时渣条断裂破碎,一部分向下运动引发粘结,另一部分会嵌入角缝导致缝隙变大,不仅造成铸坯夹钢,更让角部粘结风险大幅攀升。 为此,张贺君组织科室技术骨干成立专项攻坚组,找准关键,精准破局。张贺君带领攻坚组连续几天蹲守在结晶器旁,从钢水温度实时监测,到渣条形成的全流程追踪;从调宽操作的细节把控,到探渣时间间隔的反复比对,每一项数据都逐一记录、每一条规律都深入分析。“问题根源在渣条,核心解法就是通过精准探渣抑制渣条长大,从源头切断粘结隐患。”经过多轮验证,他牵头制定出“优化调宽探渣操作”专项攻坚方案。 方案落地阶段,张贺君全程跟踪指导,还同步梳理出详细操作标准。起初,部分职工担心该操作会增加工作量影响效率,执行意愿不强。为打消职工顾虑,张贺君带着数据手册为职工开展面对面现场讲解:“一次规范探渣,能避免后续多次粘结处理,反而能省出更多生产时间。”他还结合过往粘结导致的生产延误案例,手把手教大家掌握专项清渣的精准技巧,渐渐让职工们放下顾虑,主动规范操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方案实施后,低碳合金钢、中碳钢、中碳合金钢月平均粘结次数大幅下降,不仅生产流程愈发顺畅,还大幅降低了物料成本。 |